中华园林网1月20日消息:坐在鸣沙山下、月牙泉畔,月光下的沙丘模糊地显示出它的轮廓和绵长的框架。夜空是碧蓝的,沙丘是黑暗的,碧蓝之下的黑暗是那么深遽,任你去想像。那些白天在阳光下旋晃的小叶杨的黄金叶,此刻已经由大地拥在怀中了。
沙漠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几千万年了。身在沙漠之中才顿悟,脚下的沙丘,口袋里不知什么时候刮进来的沙粒,也许已存在百万年了。这风与水的杰作,是那么细腻渺小,它已经全无山的高大形态,它们再也不可能重新回到悬崖绝顶,但它们可以重新聚合,成为沙丘,沙山,闻风而动,有风即鸣,它用持久与坚韧将古老苍凉的旋律吟唱了千年万年。
独特的沙漠环境使生命变得艰难,却也演化出叹为观止的机智、顽强与美丽。
你看那些沙生植物,不是让根系浅浅地八方游走,以便吮吸任何一点点晨露的湿润,就是深深地扎入地下,以获得深藏的地下水。但无论以何种方式生存,所有的这些植物都不会让叶子铺张,为了使水份的蒸发减少到最低限度,细小的叶片有的像针,有的则以枝代叶。仙人掌以肥厚的枝干储存水分,还有许多植物,则将生存之水蓄积在地下的根或球茎里,它们的枝叶会枯亡,但真正的生命却蛰伏在地底下。
胡杨林是荒漠生态中的奇观。胡杨,抗热、抗寒、抗风、抗沙、抗碱、抗旱、抗瘠,是中亚腹地荒漠中唯一的乔木,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树种之一。在大漠深处的古河道旁至今还屹立着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当夕阳西下,姿态各异的胡杨披上了橘红色的晚霞,现出一种奇异的梦幻般的意境。人们都说,胡杨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依我看,这胡杨从来就不曾有死去的时候,它只是变化了一种形态存在于地球上,是另一种生命方式的体现。
一阵秋风吹来,将飞逝的思绪从大漠深处拉回到月牙泉畔,月牙泉的芦苇枯黄了,芦花发白了,鸣沙之声骤起。如果声音也有色彩,鸣沙之声应该是蔚蓝色的,那是有信心的人觅到了荒漠甘泉的欢呼,那是埋藏在沙粒之下的生命萌动的歌唱!
(记者 邬帆 刘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