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及总体规划,成为决策层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思路。笔者认为,具体到微观层面,交通拥堵以及房价过高这两个“城市病”的治理,同样需要顶层设计以及总体规划。
2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未来小客车配置指标将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外地人须持北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京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有资格摇号。
明年实行小客车数量调控后,每个月发放车牌2万张。此举或对疏通城市交通管道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但对车企和消费者而言,其利益无疑受到了损害。
北京本是汽车消费的大城市,限购之后,北京市场将急剧收缩,这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损失确实有,但相对于全国、全球市场来说,实在有限;与车企相比,4S店将直接承受此次调控的负面影响,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售车环节利润被削减;对消费者而言,自由购车的权利无疑被剥夺,对于非北京市户口的外地居民更是如此,抑制购车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事实上,交通拥堵只是城市规划不完善的一个表现,每天都困扰着都市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住房拆迁则是规划不够长远带来的另一个问题。这里所提到的拆迁,不是危楼的改造,而是正当“壮年”的住宅、写字楼、地标性建筑的终结。
房地产调控以来,土地闲置、房企信贷风险问题屡屡被有关部门强调。22日,商务部刚刚发文称,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涉及外汇流入的房地产项目的审查,不得审批涉及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的投资性公司,加强对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管,抑制投机性投资。
细查调控的各项条文,却对城市规划带来的拆迁,鲜有提及。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海口“千年塔”正在被拆除,据说是为了给七星级酒店让路;在北京,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的凯莱大酒店面临的也是被拆除的命运。
今年4月份的时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的建筑,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但建筑寿命却只能持续25年到30年。此言一出,引发各路声音质疑房屋建筑质量。随后,仇副部长出面解释称,建筑短命皆因规划缺少长期眼光。
建筑规划缺少长期战略的问题8月份再次被提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公开场合声称“未来20年中国一半以上住宅得拆了重建”。其中,1979年至1999年间盖的房子需要拆掉的原因,就是缺少规划。
拆迁重建住宅或是写字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动投资以及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这种拉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尽管“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城市规划应该设计的更长远一些。不仅是时间上的延长,还有眼界的开阔,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放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流入、车辆增加以及住宅、商业地产新增的预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