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工程资料 » 对我国当前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当前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6  作者:《国际城市规划》  1城市设计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  浏览次数:222
 1 城市设计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也一样不仅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都有着重大的发展和长足进步。城市形象、环境和品位日益受到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城市设计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佐证。
  (1)1999 年国庆50 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从首都到各个省会和重点城市都开展了以整治环境、突出成就、展示风貌为目标的形象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以大连、青岛等明星城市为代表的城市环境整治和形象塑造工程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形成了一股风,一时间大广场、大草坪蔚然成风,各地竞相仿效。
  (3)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咀中央商务区(CBD)城市设计方案国际竞标(以后改为征求方案构思)开始,深圳、宁波、宜昌等重点城市相继引入城市设计国际竞标,现已几乎遍及全国,可谓方兴未艾。
  (4)昆明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为昆明市乃至整个云南省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名城效应,使大家更看到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5)建设部和各省建委(建设厅)开始重视城市设计,力图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中,开始制定城市设计导则。
  (6)城市规划专业和学术界对城市设计更是十分关注,各类刊物纷纷发表文章,也出版了不少专著,研讨班、评审会也十分活跃。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市设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都十分热,这是一件大好事。这说明了随着经济建设高潮到来,必然会有一个文化高潮的到来,城市设计正是这两股高潮汇合的产物。但在热点背后也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值得引起注意,如不顾市情竞相模仿;过分重视“包装”,忽视城市内涵;只重物,不重人等等。究其原因还是对城市设计的理念不很清楚,这也是本文接下来想要探讨的两点。
  2 城市设计需要有理论指导
  城市设计也和城市规划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否则会造成盲目实践。城市设计理论也是百家争鸣,各有侧重,很难一一论述,但以下几点应得到重视。
  2.1 明确城市设计基本理念,以免误导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及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这是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市设计所下的定义。构成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工和自然实体;实体包围所形成的空间环境;作用于空间环境中的人的功能活动。其中人是主体,所有的规划设计都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早期的市政设计(civic design)和今天的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过去的市政设计源于欧洲18 世纪巴洛克时期严谨格式城市布局,强调宏伟气派。到20 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时更是蔚然成风。1950 年代苏联专家指导下的城市规划艺术布局也强调这方面,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对此不能全盘否定。这是其中一个方面。过去城市设计的很多优秀实例如北京古城格局、华盛顿中心区以及巴黎旧城中心区等仍然是典范,但只强调景观视觉是不够的,今天城市设计更重视人。E. 沙里宁首先把社会学内容引入城市设计范畴。他提出:“在建设城市时,要把对人的关心放在首要位置上,应当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协调物质上的安排。”K. 林奇的“城市意象”(Image of the City)更是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运用社会调查方法,从而开拓了城市设计研究的新领域。以人为本就要研究人的感知、行为和心理,研究空间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场所精神,研究民俗民风。也只有这样,城市设计才能充分体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也就是说,城市设计所要考虑的内容比当年市政设计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
  2.2 城市设计重在特色,要解决好“源”与“流”的关系
  最近听到某市领导要求所属的几个城镇做好城市设计,还要各具特色,而这特色是仿效欧洲的各个国家,听说还要请各国建筑师来做。他的本意可能不错,但实属误导。且不谈很难学像,因为国情不同,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都不一样,照猫画虎是画不成的。这里面有一个“源”与“流”的关系没有弄清楚。
  “源”是指一座城镇的固有特点,如城市的山川形势、自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还有经济社会状况,是区别它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这才是“源”。城市设计就是要抓住这个“源”加以疏理、提炼、保持并发扬,形成特色。而“流”则是指各种流派,即别人的特色,对这些我们要学习借鉴。因此“流”是一种比较和借鉴,有没有这种借鉴是不一样的,这里有文野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但借鉴不等于照搬。现在我们常见到的“千城一面”就是没有很好地研究自己城市的“源”,反倒去模仿别人。一时是欧陆风情,一时是南亚风光,而且这种风刮向全国,形成了城市风貌一大抄,连一些原有特色很浓的旧城区也常常被掩没、被拆除,变得面目全非,十分可惜。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  [1]  [2]  页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