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态
翠冠玉(Lophophora diffusa)为仙人掌科乌羽玉 属多肉植物,具粗大的萝卜状肉质根,植株扁球形,质 地柔软有弹性,初为单生,以后周围发小球,逐渐成群 生状。单个球体6cm~10cm,最大直径可达15cm以 上,表皮翠绿或黄绿、蓝绿色,棱较少,刺座无刺,但有 簇生的黄白色长毛,花白色或黄白色,夏秋季节开放, 果实粉红色,棍棒状,内有黑色种子。

乌羽玉属多肉植物中还有乌羽玉和银冠玉,每种 又有一系列的园艺种,像乌羽玉就有仔吹乌羽玉、白 花乌羽玉、乌羽玉缀化、乌羽玉锦、五棱乌羽玉、多棱 乌羽玉、大型乌羽玉、有刺乌羽玉、长毛乌羽玉等品 种。银冠玉则有巨痰银冠玉、垂庆银冠玉、小痰银冠 玉、龟甲银冠玉、有刺银冠玉、银冠玉缀化等品种。
养护管理
翠冠玉原产墨西哥中部和美国南部的荒漠地区,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积水,耐干旱和半 阴,要求有较大的昼夜温差。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 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 会造成肉质根腐烂,而长期处于干旱环境中,植株虽 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表皮发皱,无光泽。 翠冠玉喜空气湿润的环境,栽培中应给予较高的空气 湿度,有的爱好者用透明无色的饮料瓶将球体罩起来 养护,这样虽然球体饱满,表皮洁净润泽,但也易因空 气流通性差而感染锈病,可定期喷洒多菌灵、粉锈宁 之类的药物进行预防。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 有机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不要将肥 水溅到球体上。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但不完全 停滞,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避免闷热干燥的环境,否则 易受红蜘蛛为害,而闷热潮湿又会产生锈病或茎腐 病,因此夏季一定要通风良好,并适当遮光,以防强烈 的直射阳光灼伤球体。冬季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夜 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正 常浇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 度,则应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5℃左右可安全越冬。
对于生长旺盛的翠冠玉每年的4月翻盆一次,盆 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有一定的颗粒度, 并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2份、粗沙3份混合配置,并加入少量的骨粉、贝壳粉的石灰 质植料,还有人在赤玉土、兰石等人工合成材料中掺入适 量的缓效复合肥栽培,效果也很好。由于其肉质根肥大,应 用较深的花盆种植,并在盆底多垫瓦片或颗粒较粗的砾 石,以利于排水。
繁殖方法
翠冠玉的繁殖可用播种、嫁接、扦插的方法。其中播种 最为常用,不但一次可以得到大量的苗,而且通过杂交还, 可以选育出新品种,此外播种的实生苗都有粗大的萝卜状 根,其观赏价值比扦插苗、嫁接苗要高出很多。
播种:可在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由于种子细小,覆土 不宜过厚,并罩上塑料薄膜或玻璃将其“闷”起来,以利于 种子发芽,播后7一10天出苗。
嫁接:采用平接的方法,砧木可用草球、金唬、龙神柱、 袖浦柱等长势较为旺盛的仙人掌类植物,常用的砧木品种 三棱箭因与翠冠玉缺乏亲和力而不宜采用,接穗可用播种 的实生苗或大球上萌发的小球,有些珍品翠冠玉不易产生 仔球,也很难采集到种子,可将顶部的生长点破坏,促其萌 发仔球,等这些仔球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取下嫁接或扦插。
扦插:多在5月至8月的生长季节进行,应根据球体 伤口的大小晾1至2周,某些伤口较大的球甚至要晾1 个月左右,等伤口干燥后再插于粗沙或蛙石中,插后保持土壤稍有潮气即可生根。
病虫害防治
翠冠玉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主要是环境通风不好、土壤长期积水造成的,可改善栽培环境进行预防。如果发 生此类病害可将腐烂的部分切除,伤口处涂抹硫磺粉等药 物,晾7至10天或更长时间,等伤口干燥后进行扦插。虫 害主要有红蜘蛛、根粉蛟等,其中根粉蛤附生在植株的根 部,吸取汁液,造成植株生长停止,球体萎蔫,可对栽培土 壤进行高温消毒或在土壤中掺入杀地虫的药物进行预防, 对于新引进的植株要仔细检查其根部,如果发现虫体或絮 状、粉状的虫体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干净,并用杀虫药物对 根部进行处理,以彻底杀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