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大道建好后,只看到它在不断地更换绿化,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没人管—昨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参加南京代表团小组讨论的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审计局副局长林林痛心地说,她建议尽快立法,把好政府“用钱关”。
预算30亿的路最后建好要花60亿
因为从事审计工作,这些年来,林林代表接触过大量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她发现,因为缺少科学论证、过程审查不严格、事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很多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严重超支。尽管有审计的监督把关,但受制于人手等条件,只能把精力用在政府重点工程上。最近几年来,他们审计过约3000亿的政府投资,共核减节约180多亿的资金。
政府工程建设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林林代表列举了不少例子:南京玄武大道建成后,只看到它在不断地更换绿化,好不容易搞好了,没多久就换掉,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换,到底花了多少钱?城市道路建设也是,一条马路的路牙今天才建好,明天就开始扒了,一年到头不知要翻换掉几遍才罢休。122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一开始批复概算30多亿,因为论证不充分,中间不断调整不断变化,现在建好要花上60多个亿,多花多少钱?这些钱用来改善民生,不知能做多少实在事。
林林代表指出,一个政府投资项目立项以后,论证不充分,实施过程中监督也不是很充分,实施完了以后去监督,有的就是组织专家去工程上转一圈。我们对很多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估没有做好,项目建完没多久又重新开始。这意味着,对这个项目的实质性监督,并没有发挥作用。
“现在大半的建设项目是政府投资,大多面向交通、地铁、医院、学校、保障房等基础公共设施,这些投资周期长,投资量大,地方债务压力也大。所以,必须加强对政府建设项目的监督,建议江苏通过立法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条例,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和制约。”林林代表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掌声。
建议立法监督,把好政府“用钱关”
林林建议,在立法中应该强化对项目前期论证的重要性,一个政府投资项目怎么上,不能是浅表性的论证,必须是充分、科学的论证,除了专家座谈会,还应听取社会公众意见,整个论证过程应该接受监督,防止个人决策失误,造成更大浪费。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林林代表说,现在建设项目监管分散,多头监管,往往是多头不管,因此必须严格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建设资金使用、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期进展等方面都要让公众了解,全过程公开,进行群众监督。
后评估制度要跟上。林林说,实施“后评估”制度,就是对这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监督,看看这个项目建成后到底怎么样,看看是立项、论证、施工、部门监管还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根据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做任何事,不要觉得好马上就上,而是需要系统性地来做,要论证充分,组织到位,不要让投资过程中的浪费,消耗我们的资金。”据悉,林林代表已经就此提出了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