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9日,《科技导报》首期学术沙龙“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在北京召开。本期沙龙由国际著名生态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科技导报》编委李百炼主持,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弗罗里达国际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3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位多位科研人员出席沙龙讨论,另有近20位在读研究生列席。与会代表就灾区生态系统监测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震后恢复重建中的重大生态学问题及近期与中长期的研究重点,生态学家在重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家园中应发挥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本文结合本次沙龙讨论的内容,就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的特点、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生态评价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灾后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灾区生态修复的具体举措等进行综合评述,力图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1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里氏8级地震[1-3]。截止2008年7月14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7 628次[4]。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直辖市)69 197人遇难,18 341人失踪[5],四川、甘肃、陕西3省受灾严重地区的民房、学校、医院等建筑及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工矿企业、农林作物等蒙受巨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6-9]。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2008年7月13日发布“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报告”,确定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重灾区41个县(市、区),一般灾区186个县(市、区)[10]。这表明此次地震灾害十分惨烈,其救灾、重建工作的困难度和复杂度非常大。
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王益谦教授在“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灾区位于中国东南与西北季风交汇区,垂直地带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为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创造了良好条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的地位十分突出。王教授认为,该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及中国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其生态功能及地位非常重要,并在以下2个方面得以体现。
1)汶川地震重灾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十分突出。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该区是动植物的避难所和南北生物的过渡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老种和特有种, 是整个东洋界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区域。从生态系统多样性来说,灾区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地貌及高差,形成了陆生生态系统、盆周山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从景观多样性来说,该区植被类型繁多,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具有以地带性森林景观、森林季相景观、湿地景观、特有物种森林景观、稀濒兽类种群景观、稀濒鸟类种群景观为主体的珍稀特有物种生境景观、原始森林与湖泊或雪山冰川等复合景观等,分布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3个中国自然遗产保护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2)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重要。该区域是岷江、嘉陵江、沱江、白龙江、涪江、青衣江等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区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结点,其水电资源梯级电站的开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电产业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植被的防护功能是促进水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鲍曙明博士在“汶川地震的人口与经济影响评估”的报告中指出,受灾情况及灾后评估需要确切、可靠、详实的统计数据,但汶川地震灾区的地形地貌、天气情况很复杂,遥感影像数据很难确切估计地面的受损状况,航拍效果也不理想,只能对局部地区进行粗略评估。汶川地震发生后,鲍曙明博士研究小组根据所开发的中国人口与经济数据系统,运用GIS技术,根据地震中心距离的空间分析、行政单元的空间统计分析、震感地带圈的空间分析,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教育状况、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状况做出了初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影响范围大,地震灾区人口密集度高,医疗力量薄弱,经济规模较小,生产恢复能力较差。他们的评估结果对及时、确切认识并评估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帮助。
2 汶川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在“汶川地震的生态效应评估”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灾区属于中国中西部横断山区的峡谷地带,悬崖峭壁林立,地质结构复杂,景观环境特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问题严重,人类活动干扰大,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过渡带,其地质灾害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显著特点,并可诱发或直接导致各类环境问题。汶川地震造成了地形地貌变化、生态系统损失、耕地水土流失、动物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后果,导致山川移位、山体裸露、河道堵塞、物种损失、植被破坏、生境隔离、环境恶化等,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胡振琪教授在“关于汶川灾区生态重建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的主震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属于龙门山断裂带,其地质构造活动较为活跃,地形高差较大,松散的固体物质较多,是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多发区。此次地震导致地形变化、山体不稳、土壤流失、植被破坏、水资源系统紊乱、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农业基础设施破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而且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更大、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这已成为灾后重建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汶川地震断裂带是四川的富矿区,聚集着数百家矿产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汶川地震致使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隐患。
王益谦教授指出,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① 地质灾害破坏。截至2008年6月底,已排查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9 346处,隐患点威胁人数共计621 789人;② 生态系统受损。森林、草地、农田、河流等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主要生态环境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受到巨大破坏;动物栖息地破碎隔离、珍稀动植物死伤严重、原生植被遭到损毁,野生动植物生境受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③ 工业生产重创。地震重灾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其中国控、省控重点化工企业就有45家。汶川地震使化工企业受到重创,直接威胁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环境安全;④ 水资源服务功能受损。西南地区水能蕴藏丰富,水电开发曾使生态环境、经济移民、河流形态等付出巨大代价。地震使这些电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加剧了当地生态修复及经济复苏的难度。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靳强副教授指出,地震的强破坏性颠覆了整个地区的建筑,灾区城镇污水、垃圾填埋场、废物处理场等严重受损,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众多化工厂、采矿厂、危险品仓库等厂矿企业生产资料泄露,形成了巨大污染源,连日暴雨冲刷加速了渗流,加剧了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此外,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非常难治理,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复杂性、持久性、长期性。
下一页
本文共 4 页,第 [1] [2] [3]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