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到访平潭,诧异地发现,平潭变绿了,变美了。在绿色丛中,不光有海岛上惯常见到的木麻黄和相思树,还有内陆地区的乔灌木以及罕见的珍贵树木,而且辅以不同季节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
在平潭设立对台综合实验区,首先想到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平潭是个海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狂风过处风沙起,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惨剧,其生态脆弱不容忽视。平潭只有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率先突破,才能谈得上体制机制的创新。只有把岛上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的台胞过来定居生活、置产置业。
改善生态环境从种树开始。海岛植树可防风固沙,成活率最高的是木麻黄和相思树,这是先辈摸索留下的遗产。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种植固然可以提高绿化率,但达不到“两岸共同家园”的宜居水平。能不能改变单一树种呢?平潭实践的答案是:只要讲究科学,就可行。即科学选择种苗、科学种植栽培、科学管理养护。平潭经过三年多努力,不仅改变原先木麻黄和相思树单一树种,而且把科学种树的方法概括上升为“三字经”:编导则、选种苗、带土球、改土壤、配营养、治虫害、根动力、抱团式、微地形、防蒸发、洗盐雾、挡风口。有专家曾评价说,平潭总结的这一套方法,对海岛与海岸线绿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平潭设立综合实验区4年来,大胆尝试,科学培育,植树造林50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9%,而且全面绿化、花化、彩化平潭岛。如今,岛上绿树成林,百花争艳,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平潭造林绿化的传统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科学谋划,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提出了建设国际森林花园岛的宏伟目标。
新加坡在上世纪80年代是把“种树种花”当作招商引资的秘密武器。平潭不是复制新加坡的经验,却在环境建设上殊途同归。平潭从生态脆弱到森林花园岛的转变,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提升了平潭形象和价值;不仅增强了外界对平潭开放开发的信心,而且增强了海峡两岸对平潭未来发展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