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国内外看立体绿化
在日本在这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增加绿地,改善生态环境,率先开展屋顶绿化运动,其它各大城市也紧随其后开始了兴建高档天台的空中花园活动。1991年4月,东京都政府首先颁布了城市绿化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1992年6月,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绿化计划指南”,使城市建筑物的绿化更为具体。东京都市绿化运动是由东京建设、造景等48家公司组成的高档天台开发研究会率先兴起的,它得到了东京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日本东京已出现了不光房项小型公园、百鸟园、空中花园等,它们在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同时,也造福了东京市民。为了使东京成为21世纪的绿色城市,日本在绿色屋顶建筑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动灌水装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种植技术。国外还有不少的国家规定,城市不准建砖墙、水泥墙,必须营造“生态墙”,具体做法是沿墙等距离植树,中间以攀缘爬藤类花草,亦可辅以铁艺网,这样省工、省料,又实用的形式,既达到了垂直绿化效果,而且可以起到透绿的作用。“花园城市”新加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植被,立体绿化让建筑物淹没在一片绿色之中。美国许多城市所有空地几乎都被绿草覆盖,各大超级市场的护栏、建筑物墙上等都植有绿木花草,想方设法来增加绿量;还有芝加哥屋顶花园也十分普及,芝加哥环境部决定设计建造各种屋顶花园,这样可以节省市政府在夏季的开销,每年节省下的4000万美元降温费用于建筑新屋顶,其寿命比传统屋顶长一半。设计多层特制土壤,并用聚苯乙烯材料、蛋壳形锥体和防水薄膜等防止屋顶不能承受土壤、洒水和植物的总重量而发生的渗漏。屋顶花园将种植野洋葱、红花山桃草、天蓝色翠菊和野牛草等各种植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也是繁花似锦的花园城市,该市居民楼的每户阳台上布满藤蔓植物,每个楼梯上及转弯平台处也摆放盆盆鲜花。
由于北京城区可绿化土地的限制,人们只能向空间要面积,立体绿化成为最可行的解决办法。在各地市民开始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问题时,2004年底北京市做出决定:今后要对大种草坪说“不”。北京城市环境建设规划(2004-2008)”中明确规定,北京低层建筑中60%屋顶要进行绿化,高层建筑中30%屋顶要进行绿化;各级绿化部门在今后的大绿地建设中,将注重规划,在种植结构上,以期形成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根据这项规定,北京市今后突出“林荫型”绿化的指导思想,致力于修建“林荫停车场”、“林荫广场”、“林荫道路”等遮荫效果好的绿地。除一些重点区域外,今后全市不再扩大种植草坪。对于一些设计手法简单,以草为主,缺乏树木甚至无树的广场、公园、环岛及万米以上大绿地等要限期改造。2008年以前,奥运场馆周边、奥运联络线沿线和国控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等重点地区都实行了屋顶绿化,全市形成500余个垂直绿化的亮丽景观。
此外,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0到30多倍。专家早就呼吁,我国城市绿化,要早日走出“平面化”误区,走“立体绿化”道路。因此北京市的做法值得全国效仿。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地面绿化已相对饱和,如何提升绿量,挖掘绿化潜力,立体绿化成为近年上海关注的热点。从2002年开始,上海市绿化部门已开始编制全市性的屋顶绿化计划,到2007年5月颁布实施的《上海市绿化条例》明确规定:“本市鼓励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新建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适宜屋顶绿化的,应当实施屋顶绿化。”上海立体绿化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有计划组织实施,几年下来,屋顶绿化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米,其中仅2008年就已完成约10万平方米,此外还有2万多平方米其他形式的立体绿化。
二、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大规模建造的工程给城市增加热效应的。比如广铺草坪工程、地面硬化工程、高楼大厦工程、让城市亮起来工程等等。这些工程完成后都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因此它们在把城市环境推向越来越热的境地。热岛效应减少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是无法改善的。因此,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应只是环保局的工作,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措施、社区管理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多方参与,来给城市降温。
2、绿地矛盾比较突出。目前,虽然各地的地面绿化成效显著,但是绿量仍有不小缺口,绿地分布还不够均匀,绿地矛盾还比较突出,城市的绿化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当前绿化用地不可能大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方式本应在城市绿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当前立体绿化在城市范围内却得不到市民的重视,难以普遍推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整体的绿化意识不强,以前没有采用过立体绿化这种方式,一些市民、单位怕维护费用过高,所以不敢贸然“吃螃蟹”。
3、立体绿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宣传不力,导致市民缺乏科学指导,积极性受挫。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里,绿地面积越来越多,但是行人却没有遮阳的地方,而在夏天,停车场上经常有车胎晒暴。特别是在水危机笼罩下的北方城市,据估算,每平方米草坪浇一次需水1吨多,在炎炎夏日还要不停地浇灌。一方面生活生产用水要限额供应,一方面大草坪上喷水龙头不停地浇灌,实在让人想不通。
三、突破城市绿化平面化瓶颈,大力推行立体绿化
(一)、城市立体绿化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楼群设计、园林措施、社区管理,环保局等机构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参与合作,城市立体绿化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种草一夜就能种一大片,容易出宣传效应、视觉效应,而种树却需要各机关部门真正有“十年树木”的态度。因此政府有必要科学的制定城市立体绿化的长期实施计划,使城市的立体绿化工作得以规范的开展。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有关城市立体绿化的制约制度,制约的压力可以强化市民的绿化意识,这一方法在新加坡等国已有所采用,成效显著。政府应该加强城市立体绿化的宣传工作,以充分调动市民的主任翁精神,宣传要突破观念瓶颈,积极引导立体绿化建设,营造立体绿化的浓厚氛围,从而提高居民增绿建绿爱绿护绿意识。让市民不但支持城市立体绿化的开展,更能以实际行动规划和管理好自己家园的立体绿化风景如绿色屋顶和绿色墙攀等。因为普通百姓也是立体绿化的主要力量,绿化美化自家阳台、在居民楼周围种上好管易活的攀缘植物都是简单易行的立体绿化方式。
(二)、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协调,明确各部门机构的任务与职责,共同努力协同工作,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立体绿化的需要,如在建筑窗台外沿,楼梯两侧,围墙顶部,建筑屋顶增设小型花坛或制作轻便、价廉的玻璃钢,为立体绿化积极创造条件。城市绿化部门在城市一切可能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增加城市绿化量,提高城市绿视率,改善城市俯瞰景观,提升城市绿化综合效益。市财政对城市立体绿化的资金总投入,不应只投入在公共场所,如补贴到每家每户的立体绿化上效果会更好。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已经完成的立体绿化的管理,切忌失管。
(三)、政府应当在充分总结已有立体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本城市的地域特点,编制符合自己城市实际情况的《城市立体绿化技术规范》,以更好的科学地规范和指导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促进城市立体绿化健康有序地发展,确保城市立体绿化效果,提高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技术质量,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巩固立体绿化成果,提高城市的立体绿化的整体水平。
(四)、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建议采用微喷,渗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设施设备,引入污水喷灌技术,咸水灌溉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等新型灌溉技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将集雨工程作为城市立体绿化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预算。积极引入绿地建设智能型灌溉系统。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做到科学用水。延长灌溉周期,科学安排轮灌顺序,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作业,努力实现精准灌溉。给植物浇水的水循环使用,为绿地提供照明的灯光利用太阳能。绿化灌溉应优先利用中水。同时要求切实加强对灌溉设施设备的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对市民开展绿化节水的宣传和教育,普及节水知识。对绿化部门负责灌溉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的节水教育和培训。
(五)、将立体绿化列入绿地系统规划中,进行合理规划,将立体绿化纳入城市绿化工程,在进行市政绿化工程建设时,把立体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考虑,循序渐进地科学发展。特别是政府应对型建筑物墙体绿化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并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及艺术风格选择植物,因“墙”制宜地进行墙体绿化。在路灯柱、电线杆两侧设立种植槽或垂挂吊篮,大力种植绿色爬蔓植物,给路灯柱、电线杆穿上绿色的“外衣”。垂直绿化既增加了绿视率,美化景观,又起到吸尘降噪的作用,增添了街区特色,增加了城市魅力。此外,还有围栏绿化、棚架绿化等等也是立体绿化的重要形式,可以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在丰富植物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政府要调动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养护管理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市民租赁或承包公共绿地、花草树木、公园设施等等,推行全民管理方式,形成政府、单位、市民同心协力绿化城市的机制和社会风气。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环境美是由能唤起愉快情绪的天然造化和人工创造的那种和谐组成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立体绿化给予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