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企业新闻 » 云南石斛回归理性之路该怎么走

云南石斛回归理性之路该怎么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9  作者:云南金九地官网  浏览次数:787
四川省花卉协会4月9日消息:

  【导语·中国药材网因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曾经甚至是现在很多企业和商家,把石斛定位在高端消费品上。市场的规律告诉我们,“热”潮之后,总得是要回归到理性发展上来的。云南石斛的理性回归,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种植户的共同协调和努力。

  在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会长杨明志,提交给云南省政协的一份报告中显示,铁皮石斛鲜条价格,以2013年为例,在浙江、广西及四川等每公斤售价均过千元,安徽则更高,而云南的售价却略显尴尬,普遍都在几百元一公斤,而且,云南今年的石斛价格也不如人意。在经历了“炒作”热潮之后的云南石斛,现应走上回归理性的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又该如何去走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云南石斛产业前景依然广阔,甚至到现在都还没完全展露出来。而现目前,云南石斛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个机遇和挑战性的转折点:再续“热”潮,还是回归理性?然而,事实和市场规律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云南石斛产业的理性回归,要走的是一条稳步、深远发展和面向大众的广阔大道。

  中国石斛最大产区——云南

  据杨明志介绍,石斛消费源于浙江,却壮大于云南,迅猛势头始于2008年,仅用三年时间,云南就一跃成为全国石斛最大产区。具石斛专业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7月,我国各类石斛种植面积为12.56万亩,其中铁皮石斛约7万亩,云南占了50%;紫皮石斛约1.5万亩,云南占了95%;鼓槌石斛约为3000亩,分布在云南;约3万亩的金钗石斛,则分布在四川和贵州。

  因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与虫草、三七等珍贵中药材一样,云南石斛也走过“炒作”的路程,曾经甚至是现在很多企业和商家,把石斛定位在高端消费品上;炒作和高端消费定位的最大弊端一个是“热”过以后的平静,即大众持续关注的缺乏;另一个就是受众群体有限,石斛消费多为高收入人群。市场的规律告诉我们,“热”潮之后,总得是要回归到理性发展上来的,石斛产业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对于云南的石斛而言,理性回归的路更是需要采取更多的举措和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云南作为一个石斛产业大省,竟遭遇市场价格的不公,为何?据业界专家和人士分析,关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石斛消费水平与意识滞后于石斛种植增长

  石斛消费水平与广大群众意识发展跟不上石斛种植的发展步伐,这是云南石斛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由于石斛的极高利用价值和种植带来的丰厚利润,致使国内出现一阵阵“石斛热”,云南更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了起来,特别是铁皮石斛,相比紫皮石斛更能适应云南大部分地区的环境,价值也更高,因此种植面积呈直线增长;但是,石斛属于高端消费品,有人就计算过,个人平均每月石斛的消费费用千元左右,如果食用提取物等更精细深加工的石斛产品则更高,这种高消费方式对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云南而言,发展面和速度必然是受限的;另一方面,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众对石斛的认知度不高,很多人不知道石斛为何物,更不知道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自然就没有消费的欲望和需求,云南本土的广大消费市场就这样被埋没了。因此,无论是对石斛的消费水平还是消费意识,就云南省而言,都是跟不上石斛种植爆发式的增长的。

  整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欠缺

  云南石斛产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市场的开拓,产品的销路,这在普通的石斛企业和种植户中比较普遍。杨明志表示,过去云南石斛产业只注重石斛的源头生产,埋头苦干,却不问销路,导致石斛市场的开拓和营销人才欠缺。而且种植户与企业没有形成合力,缺乏资源的整合手段和能力,产品深加工滞后。在这方面,相反,云南铁皮石斛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做得很好,金九地拥有自己的研发、技术团队,不仅生产、培育铁皮石斛种苗,而且还进行产品初加工、深加工,探索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和销路,产品不仅销往省外,还远销国外。在今年很多石斛种苗企业滞销甚至是倒闭的情况下,金九地种苗却供不应求,订单已订至明年,深受广大种植户信赖。

  没有自己的市场就没有说话权

  据杨明志介绍,云南每年种植的石斛,8成左右都是浙江、广州等商客收购,没有强力主动议价权,价格上容易受打压,造成被动接受低价。这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开拓出属于云南自己的石斛市场,很多种植基地和种植户,特别是农户,对开发市场、找销路的能力有限,甚至是没有,只能被动等待客商上门收购。从云南石斛产业整体来看,都存在无法掌控市场,石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普遍现象,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受到极大的制约。除此,打造、培养和推广属于云南本土的石斛品牌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长远发展的举措。

  政策松绑和引导

  石斛有“药、食”的双重独特属性,但目前既无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保健品资质,也无加工新资源食品的资格,这就制约了石斛在深加工道路上的发展,处于左右不是的尴尬境地。因此,杨志明介绍,要走出这种尴尬境地,还在于政府主导政策的松绑,只要政策松绑了,云南石斛产业就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而且,政府对消费大众适当的政策性引导,也是云南石斛急需政府采取的一项扶持举措。

  宣传力度的不足

  石斛这样极具利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却没有冬虫夏草、三七等同类中药材那样的高知名度,其原因何在?合理的解释就是,宣传力度不够。对于石斛的广泛宣传,责任不只在于企业、种植户和商家,更需政府推动、宣传。在这方面,云南石斛受到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度存在严重不足。拿浙江、广东与云南作比,前两地有来自政府的电台、电视等媒体的广普宣传推广等支持、政策指导和金融扶持,而云南在这一块则很欠缺,似乎是一片空白。

  综上所述,云南石斛的理性回归,需要政府、企业和广大种植户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在像云南金九地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下,积极开拓本土、省外乃至全国、国外的石斛消费市场,增强各企业以及种植户相互间的合作和整体凝聚力,打造、养成本地的品牌并将之打出去,这是云南石斛产业的根本出路所在;当然,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因素。

  当前,云南金九地正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本土石斛市场价格回归理性,既让广大种植户受益,也让大众受益,实现全民保健养生。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云南石斛回归理性之路该怎么走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