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光谷,有100对新人参加了一场户外集体婚礼,青草茵茵,大树亭亭如华盖,在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浪漫。
美丽的花卉背后,商机无尽。这场婚礼动用了近万枝鲜花,都来自供应商王操权。这个35岁的大男人在女人扎堆的行业里一干就是14年。这些年,批发市场加上零售铺面,他共经营过9家门店。按常理,店都是越开越多,但高峰期拥有5家店的他,现在只有2家店,年入近百万。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王操权经历了什么?
批发呛水
悟出零售“真经”
2000年之前,出身农村的王操权并不知道有鲜花这样一门营生。直到当年春节,他到老乡的花店帮忙,才知道原来卖花一天都能挣几千块。
2000年7月,洪山广场花卉市场招商,21岁的王操权找父母要来8000元,租个小档口就做起了批发生意。
可几个月下来,王操权发现自己看错了市场:武汉天气热,没几天花就蔫了,本来一把花就只赚几元钱,这些损耗把利润都填进去了。
2001年初,接手中北路一家花店后,王操权决定做批零兼营。可除了原来的批发客户,很少有零买顾客上门。
为什么?因为他不会插花。批发只用成捆成捆地搬运就行,而零售必须有作品陈列。不会插花就偷师,每当有空闲,他就四处转悠观察别人搭配修剪,回头再自己慢慢操作。
渐渐的,生意有了起色,送货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当洪山广场又有档口空出来时,他又杀回去了。“无论做哪一行,都要有特色。”王操权决定要靠成品插花打动人。每年,他都会自掏腰包到外地进修几次花艺课程,每次培训价格是10天1.2万元,食宿自理,这笔钱他掏得心甘情愿。就算出去旅游,他也必定先到当地的花卉市场转悠。
一公里开两家店的秘密
王操权有了口碑后,广告公司、婚庆公司都纷纷找上门来。
店子越开越多,高峰期5家店同时经营,光营业员就达四五十人。
但后来,王操权却选择了急刹车,只保留了京汉大道蓝天歌剧院附近和循礼门横桥村的两家琴瑟花艺。
为什么只保留汉口这两家店,而且相距不到一公里?
原来,自从主攻零售后,王操权的进货地就是循礼门花卉批发市场。每天过江打货麻烦不说,且摊子铺大了之后,管理不易,不如在汉口专心做一家店。
重新选址的他底气十足:“哪里同行多,我就选哪里,我不怕竞争,就怕没比较。”
他盘下汉口循礼门横桥村的店,步入正轨后他又琢磨:一家店也是做,不如就近做两家店,店员共享,节约成本。
另外,江汉路上的白领是消费主体,大家都知道循礼门有花卉批发市场,却不知道具体位置,沿京汉大道走,必定会发现他的店,而且紧挨亚心医院,客源自然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