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安新区分论坛上,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长青就绿色新区创新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绿色新区创新发展论坛”的东道主,请问如何在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方面走前列、做示范?
马长青: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新区,明确了三大战略定位: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简单理解,第一个定位和第三个定位加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塑造西部绿色增长极”。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贵安新区都应该在这方面努力走前列、做示范。主要有三点考虑:
第一,以信息化引领“四化”提质提速发展,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贵安新区是一张白纸,一方面说明我们发展基础非常薄弱,这是劣势;但另一方面更是优势,一张白纸可以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没有任何包袱,完全可以后发而先行。所以,贵安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从一开始就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先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此带动和支撑高端装备[-0.17%]、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一是依托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西部国际智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台湾产业园建设,目前20多个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到2017年培育成为千亿级园区,2020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智慧园、生态科技城”。二是依托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等引领性项目,加快大数据产业基地和“贵安云谷”建设,目前已入驻大数据重点项目30多个,加快建设区域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预计到2020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三是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核心,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引进和发展通用飞机制造、新能源飞机、汽车研发制造等,打造国家特种精密仪器制造基地。四是争取设立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构建以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国际会展、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服务业体系。五是围绕台湾知名企业红柿子食品公司等投资项目,加快麻线河流域和高峰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六是围绕中电国际高端医疗养生健康城等重大项目,创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
第三,全面发展健康产业,打造“科技绿谷”。一是编制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建立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争取将新区整体纳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二是积极引进和建设生态文明科研机构,开展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开发和研究,推进成果就地转化。三是加快环保产业园规划建设,争取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记者:贵安新区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先行先试政策优势,高标准建设好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打造国际生态文明城市样本?
马长青: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贵州贵安新区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把贵安新区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包含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生态化”。
从国际化的角度讲,我们主要有两项措施:
第一,创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一是搭建对外开放平台。我们规划了2.2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目前已经启动征拆工作,计划明年6月封关运行,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仓储等业务,打造国际贸易采购结算、进出口增值服务等平台。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探索建立网上自由贸易区。二是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争取开展放宽外资准入改革试点,探索逐步放开旅游高等教育、旅游管理、文化、医疗、通用飞机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产业的外资准入限制。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与国际接轨。我们纵向上实行“新区—乡镇”两级管理,横向上实行大部门制,仅设11个工作部门,共78个编制。开通了“贵安网上办事大厅”,网上申报率达51.14%。
第二,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的城市功能。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高起点建设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建成一流的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高端化国际化新城,力争到2017年基本具备城市功能。率先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引进了微软、华为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参与新区智慧城市运营建设,投资50亿元的宽带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提供国际一流的高速上网环境。
从生态化的角度讲,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开发,先安置、后拆迁,先储备、后出让,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理念,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市空间。总体来看,在环境上是山水田园和生态文明城市,在功能上是雅居、乐业、悠游多种功能相融合的城市。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们按照“规划树”理念,探索推进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村镇空间布局,率先开展覆盖全区域的新型社区规划,形成“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发展新格局。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贵安新区生态人文环境优越,湿地面积占24%,自然风景区面积占24%,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同时,贵安新区93%的面积位于贵阳市饮用水源上游,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在推进开发建设中,我们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规划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构筑最可靠的生态屏障,建立最安全的生态制度,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三是坚持山地特色。贵安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峦叠嶂、秀丽多姿。瑞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贵安新区比较相近,我们将充分借鉴瑞士城镇乡村与生态景观交融辉映的经验做法,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大自然中,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组合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建成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
四是坚持保护文化。贵安新区境内有国内罕见的600多年历史的屯堡文化、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明初文化村落、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我们将严格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建设一批展示“多彩贵州”“贵安风格”的文化地标和打造城市特色风貌,凝聚贵安的“文化之魂”,形成兼收并蓄的城市文化形态,不断提升新区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