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城市进步的象征。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的指导下,上海编制了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水平及其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城市绿化水平显著增长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要旨展开的。一是结合旧区改造和城镇发展,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如延中绿地、滨江森林公园等。二是结合产业布局调整、产业基地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推进配套绿化建设,如世博园区绿地等。三是结合风景名胜区保护造林增绿,结合滩涂资源围垦、利用,加强湿地保护、增加绿化等。
近年来,上海绿化建设成效卓著。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环、楔、廊、园”的绿化格局。其中内环线内基本实现出门500米有一处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外环绿带“长藤结瓜”建成宽度100米、总面积26平方公里的环城林带。建成城市公园158座,其中88%免费向市民开放。与1998年相比,中心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9.1%增至38.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96平方米增至13.38平方米。
绿化系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绿地建设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健身、活动、交往、观赏的空间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空气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适应市民不断增长的生活和精神需求,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绿化系统服务水平。近几年绿化建设不仅注重绿化面积的“量”的增长,同时关注绿地系统“质”的提升。
一是,绿地建设要做到均衡布局,努力使全市市民出门500米,步行十分钟,就有一处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统筹规划建设相关道路系统,将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文化历史街区与居住社区等串联起来,增强市民享用绿化的可达性。
二是,逐步对现有公园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增加运动健身活动设施、扩大健身活动场地面积、拆除违章搭建、提高公园边界的透空度等措施,满足市民多方面对绿化的需求。
三是,新建的公园要增强绿化与文化、体育、城市安全、历史文化保护、旅游景观等系统的关联,使公园更有特色、更有品质、更有吸引力。
四是,大力推广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既不占地又能增绿。据统计,1公顷立体绿化每年可缓解一定的城市热岛效应,相当于每年节约用电4.165万度,而且处于高空的屋顶绿化和其他立体绿化对治理PM2.5污染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