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花协11月22日资讯: 近日,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
“在原生态的情况下,森林、农田、河湖,甚至城市都是天然亲水的。”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看来,城市原本就应当是与水共生的。
让城市复归“柔性”,变得“亲水”,很可能意味着需要对整个城市躯体做一次大手术。
不“亲水”的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要求,今后各地城市将建立“渗、蓄、滞、用、排”五位一体的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以留住80%左右的雨水,用以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作为北京市政府水资源方面的关注者,韩水法曾屡次“上书”,建议合理利用中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据他介绍,“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实践在欧美国家已经进行了20多年。它被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海绵城市”的另一个名字。这个概念之前在一些地方已被提出。
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而硬化地面的大量存在让这些水资源只能从管道中排走。甚至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雨水流失率高达70%。
2011年,武汉市一共产生88个渍水点,换来网友“到武汉看海”的调侃。随后,“到天津看海”“到河北看海”等内涝灾害,把表面光鲜实则堪忧的城市问题暴露无遗。当城市一再扩张,道路越来越多,靠排水管网解决内涝问题的思路已经行不通。
难在“低影响开发”
虽然“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国内部分城市已有实践,但现实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
“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系、绿地、防洪、排水、道路等专项规划中,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还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而规划及其实施因涉及河道、管网、道路、绿化等多个部门和专业,往往是城市发展最棘手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更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直以来,北京堪称“海绵城市”建设很好的实践者。例如,其利用四、五环间约60个郊野公园,通过微地形调蓄容积工程实现了雨水的零排放;在城区77座下凹式立交桥区等地区建设地下滞蓄水涵,有效调控雨洪;利用现存砂石坑建设蓄洪回补工程,实现了自然回补涵养地下水。
“经历了2011年"6·23"和2012年"7·21"两次暴雨洪涝灾害之后,北京明显加快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进度。”王浩说。
让社区自发集雨
来自江南水乡的韩水法几十年来目睹了北京城的缺水现状。他认为,现在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北京的干旱化。除了严格控制抽地下水,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中水。北京城市周边缺乏大型湖泊和湿地,可以利用中水把一些河滩地和低产地改造或恢复成湖泊和湿地。湖泊和湿地对水质要求较低,还可以用自然的方式适当地净化中水。
“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太缺森林和湖泊了。城市中间保留若干自然湖泊和森林是完全可行的,不同的城区可通过现代的轨道交通方便连接。”韩水法说,建设亲水城市,关键还在于全民都能够参与,政府有决心。
一直以来,重城市化、轻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发展的一大特点,在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看来,此次《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发布,也延续了以往的倾向。他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同样不能忽略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
温铁军举例,现在农村建的各种大棚过多过滥,造成降雨时部分地区内涝严重,这恰恰是我国在都市农业和城镇转型等方面经验不足的表现,未来仍需要加强探索与实践。
他同时指出,有必要调整城市绿化思路,鼓励市民加入阳台农业、小区农业,像西方转型城镇那样计较食物的生态足迹,促进高耗水、化学化的绿地转变为市民菜园、市民果园。最终,让小区业主成为全社会集雨改造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