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而今靠着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走出了一条“绿富双赢”的发展之路,村集体年收入超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昔日交通闭塞,而今路途坦荡
顺着万绿湖环湖公路,从高高的环湖公路上欣赏万绿湖、桂山、野趣沟的别致景观,心情舒畅悠然。30多分钟后,就到了东星村。一下车,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首映眼帘,在波光粼粼的湖水映衬下,显得生机盎然。
位于村口的万绿谷风景区内,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渔家度假别墅,为景区增添了别样的景致。万绿谷是东星村引进的第一个旅游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带来的收入就超过了15万元。
老村支书叶路令说,引进万绿谷这样大型的旅游项目,对于曾经落后的东星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原来,早在2006年以前,村里面还没有宽敞的道路通往外面,村民出门办事只能靠水路,到镇上一趟都需要3个小时,而且两天才有一次班船进出。交通不便的痛处,叶路令深有体会:在上世纪80年代,东星村有一位年轻人患心肌梗塞,在去往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
同样因为交通闭塞,东星村村民主要靠林木维持生计,树木没了后,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几乎为零,东星村由此成为全市最贫困的村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2004年,叶路令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他积极建言,提出修筑环湖公路、解决东星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2006年,一条全长35公里、从桂山延伸到东星村的水泥路全线贯通,为东星村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昔日砍柴为生,而今“绿富共赢”
穷则思变。“如何借助环湖公路,改变东星村贫困落后的局面?”成为东新村人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叶路令等老一届村“两委”干部认为,还是要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才能实现长久发展。于是,他们决定从封山育林做起,走生态脱贫致富的路子。
作为一个曾经以砍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庄,要封山育林可不容易。2001年刚封山时,有些村民对封山禁伐并不理解,认为村干部打烂了他们靠山吃山的“饭碗”,纠集一些群众和附近木材加工厂工人来村委会闹事。对此,村委干部向他们耐心解释封山禁伐的利弊,最终获得了村民的支持。该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明确了封山育林的范围、管护措施和处罚标准,并成立了护林队,这样一来,乱砍滥伐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2005年,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保护生态公益林政策以来,东星村抓住机遇,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保护范围,提出了10年造林万亩、育林万亩、护株数万亩的目标。现任村支书杨晚平告诉记者,目前东星村已有5.6万亩的山林被划入省级生态公益林。2014年,东星村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仅生态公益林补助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超万元。杨晚平说,封山育林10多年来,全村未发生一宗山火,护林造林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从封山育林中尝到甜头的东星村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依托良好的交通和生态环境,该村又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思路。2006年以来,东星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了10多个生态型产业项目,其中,旅游项目5个,仅此一项村集体入股分红收入43.6万元。生态林业项目2个,年收益11万元。生态农业项目2个,每年收益4万元。小水电站2座,年收益5万元。村集体依托景区自建店铺10间,年租金2万元。2014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80多万元。
经济发展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被摆上议事日程。该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农房改造、铺设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东星村委邀请省有关专家围绕建设生态名村目标,制定发展规划,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昔日贫困户,而今月入七八万
借助发展生态型产业,村委发动村民开办农家餐厅、农家乐等,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在东星村村道旁,每隔不远就可看到村民开办的农家乐、农家餐馆、农家特产店。
曾是贫困户的黄仲华,以前一家4口一年的收入不到1000元。2007年,借助村里发展生态经济,黄仲华开办起农家餐馆,自此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今月入七八万元,他说:“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自己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据了解,如今在村里开办农家乐、农家餐馆、农家特产店的有10多户村民,有两户村民还承包村里10多亩土地种植火龙果,每月的收入少则七八万元,多则10多万元。去年,东星村村民人均收入已超过1.2万元,80%的东星村人都在市区或东源县城购买了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