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一直是雅安的瑰宝。
如何充分发挥我市这一独特的自然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人居环境?日前,我市出台了《创建四川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在今年底,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创建指标逐一细化
《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即:不断提高城市各项绿化指标,将我市建成组织管理严格、景观保护有力、园林绿化优异、生态环境良好、市政设施到位的省级园林城市。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指标多、覆盖广、任务重,我市为此专门成立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指挥部,并在《方案》中对管理制度、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环境、市政设施、防灾避险绿地、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创建指标逐一进行了分解,明确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落实了具体责任单位。
绿化指标不断提升
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绿”: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需要绿地和绿树,道路隔离带需要行道树……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后,这一方面是否有变化,是不是会让市民生活得更加舒心?
根据《方案》,我市将按照服务半径达到500米的要求,不断增加城市公共绿地,让市民出行500米就能见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
按照改造老区、建设新区、延伸绿线、扩张绿量的工作部署,我市将对公共绿地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一江三河、多园渗透”的绿化建设新局面。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5平方米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用地面积的20%。
市区各街道上的有色植物、鲜花及藤本植物种类将进一步增加,绿化带造型将进一步美化。我市将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及沿江两岸绿化带,加大精品园林建设力度,新建综合性精品公园;不断提升居住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水平,开展“园林式居住小区”“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不断提升绿化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防灾避险绿地也将是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一大亮点。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不断完善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发生时,防灾避险绿地将成为市民应急避险的重要场所。
《方案》还明确,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使我市的风貌得到更好展现。
创建突出生态特色
节约型园林城市建设,让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过程,更显生态。
我市将在绿地和城市道路的建设上突出生态特色,积极应用节水、节能等先进技术。同时,积极推广建筑物、构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多形式多层次节约型园林绿化,制定城市新建建筑使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推广使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
“一江三河”(青衣江、陇西河、周公河、濆江河)的景观带,也将在创建中更添一份生态效益。
根据《方案》,我市将加强对“一江三河”景观河道绿地的补绿、养绿工作,对城区河道沿岸绿化进行景观设计和精心建设,除注重水体防洪蓄水外,还把生物多样性效果、水体自净效果及沿岸生态、景观效果等作为重要指标,力求营造出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同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随之提升。我市将进一步提高燃气普及率、公交出行比率、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城市道路亮灯率、道路机械清扫率等。
坚持实施亮化添彩工程,采用基本亮化、景观亮化、艺术亮化“三位一体”模式,打造“一楼一风景,一街一特色”的亮化美化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开展的“四城联创”工作,不仅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创建带来的惠民成果,更为园林城市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推动了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省级园林城市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均有明确要求。在前一阶段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我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已分别达到98%和85.9%,远远高于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