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说这话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迪华。4月11日至12日,出生于湘潭的李迪华回到湖南,出席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颁奖典礼,并做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以《“新常态”下景观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与教育应对》为题开讲。
第二届湖湘景观设计大赛,吸引了湖南20余所高校的风景园林、城市规划设计等专业在校学生参赛,评选出获奖作品33件。看了获奖作品,感受颁奖典礼的活跃氛围后,李迪华特别感动地说:“在高校举行的赛事,得到省文联、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及许多设计院、设计企业的支持,非常罕见。”
不过,李迪华也直言,他对一些获奖的作品不太满意。观摩作品,他发现有些学生对景观设计有误解。大赛以“新型城镇化下低干预景观”为主题,这是以目标为导向的题目,而在他看来,设计教育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景观设计就是设计人的生活,是对现状的有益改变。”李迪华说,这要求设计者要对环境中的问题特别敏感。他以中南大学附近的丰顺路为例说,马路双向6车道,两边绿地很宽,而人行道不到1.5米,中间还种了一棵树,自行车道干脆就没有。“想一想,自行车这样低碳的出行方式,不设计专用车道,步行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给行人设计愉悦的步行空间,一味强调种树、绿化,这就有问题。”
近几年,许多城市频发内涝,长沙亦不例外。李迪华说,发生内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城市建设改变了地表。地表本来有储水功能,建设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长沙的街道,花坛比人行道高,人行道比马路高。暴雨一来,水往低处流,顷刻间机动车道就成了“河流”。植物都可以耐水比较长的时间,为什么城市绿地建设不把花坛修得比人行道低?为什么种那么多树,却不发挥绿地储水、渗水的功能?“这是我们要通过景观设计改变的,只有当认识到问题的时候,设计才会达到改变生活的目的。”
在李迪华眼中,一切都与设计有关联。李迪华举例说,针对现在比较严重的雾霾,也可以通过景观设计找到减轻雾霾的方案。雾霾与风有关系,弄清楚城市的风场是什么样的,以此引导城市建设,让城市中的空气流动起来,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雾霾。
城市的景观设计,是要让人生活得更好。李迪华说,有些城市犯了一个简单粗暴的错误,就是把别人的结果当成自己的行动理由。城市要建设成什么样,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不是研究城市的实际问题,不是保持城市好的传统,而是简单看到别的城市有什么,然后进行模仿。
当前,湖南正处于飞速发展中。李迪华提醒说,湖南要思考在发展中避免东部沿海地区走过的弯路。“设计关系到湖南未来长远发展的质量。”他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重视高校的设计教育。在他看来,设计教育“投入多少钱都不过分”。
畅想未来,李迪华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每个地区将开展整体规划,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子都要精心设计。要通过好的景观设计,提升人的生存品质,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人与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