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市场动态 » 四川:“六湖八湿地”看规划的魄力和远见

四川:“六湖八湿地”看规划的魄力和远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4  作者:李诗敏  浏览次数:895
    省花协4月24日资讯:

“六湖八湿地”水系面积达28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西湖、14个颐和园。对于中心城区总面积约640平方公里、人口高达数百万的成都来说,这样大规模的湿地规划,会不会太“奢侈”?规划、环保等专家给出一个统一答案:不。在他们眼中,这样一个放眼于生态缔造与城市发展的规划,着实充满远见与魄力。“组合拳”般打出的湿地水系规划,既承载了蓄水泄洪、应急避难等多样性功能,又以打造后的宜人环境滋养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历史渊源成都自古与水结缘

千年以来,成都和水都有着解不开的缘。“可以理解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知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说,从治水到历经都江堰水利工程等不断完善水利建设以及水系规划,对水的顺应、利用,最终助力成都成为繁荣之都。

千年之后,“六湖八湿地”湖泊水系规划并非“横空一笔”,而是基于对历史成都自然禀赋的综合考量。既是对古蜀水文化的一种传承,又是一场蕴藏现代生态建设色彩的远谋。穿越幽静,告别城市喧尘,四野间清流小溪、碧草蓝天、闲云野鹤……湿地与成都主城区数百万人口之间,正展开一场新的“遇见”。

国际趋势世界多国注重湿地

“湿地的规划和建设,对一个城市的作用明显,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有这方面经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教授表示,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如美国、瑞士、日本等都有湿地规划的个例。

吕斌介绍,伦敦湿地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距离白金汉宫只有25分钟车程,“以前这里其实是泰晤士河南岸4个废弃的水库,经过引水排淤、分隔水域、种植水生植物及树木等方式,才有了现在的面貌。”也是因为这一湿地的规划建造,给伦敦带去了正面的改变。例如,水生生物区让人可以亲近水和观察水生物;由于良好的栖息环境,又吸引大量野生鸟类,成为观鸟胜地;同时,湿地大面积水域和植被,成为伦敦地区小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的有力调节等等,“这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模式的典范。”

超前意识改善高密度城区环境

对于成都“六湖八湿地”的规划模式,吕斌表现得甚为欣喜。“现在很多城市的规划仍旧局限于对经济回报等方面的追求,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间的关联。”吕斌认为,在人口高达数百万的中心城区有这样的规划,并不是一种浪费,反而是一种促进和谐发展的方式。他解释说,湿地之所以被比喻为“城市绿肺”,是因为它对城市有着多样的生态作用,例如减少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洁净水源等等,这些功能对于高密人口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创造出更为宜居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湿地同时又承载了蓄水泄洪、应急避难等多样性功能,属于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补充和延伸,同样是必不可少。

“有了环境又具备完善的城市建设,这样的一座城市自然不会被忽略,顺带打出了一张漂亮的‘生态经济牌’。”在吕斌看来,成都能够如此大规模地将生态湖泊水系纳入规划,既是一种魄力的展现,也是一种超前意识的体现。

宜居宜商追求生态同时发展经济

从环保角度分析,专家同样认可“六湖八湿地”规划。成都环境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来东认为,这种湖泊水系构造是一种综合性的考虑,湖泊、河流、水生植物等各司其职,比单一绿地功能更为丰富。总体来讲,“六湖八湿地”的环形构架相当于让城区多了一道屏障,对外来扬尘等污染物起到一定吸附、阻挡作用,有利于空气质量;河流、湖泊本身就是良好的降热资源,有助于局部小气候调节,同时还有利于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扩散;水生植物,则起着过滤水质的作用。“六湖八湿地”28平方公里的水系,加上10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共同形成环中心城区一条8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极大地提升了现代化、国际化成都的生态环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天,这仅仅是个开始。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性与活力。”从城市发展角度,社会学家同样认可“六湖八湿地”规划。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杨明洪教授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成都,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宜人”。“六湖八湿地”有助于推进成都城市生态转型升级和保护,建成后势必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宜商、宜居环境,属于在追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发展。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四川:“六湖八湿地”看规划的魄力和远见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