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市场动态 » 西安:让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和谐交融 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西安:让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和谐交融 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6  作者:文艳  浏览次数:330
    省花协5月15日资讯:

      作为世界文明古都,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物资源,是西安这座城市最为鲜明的特色。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推动下,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我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

      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交融

      “西安作为东方文明典范的历史古都,拥有无可比肩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承担着为国家、为民族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表示,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保护基础上的全面统筹原则,为协调城乡建设、人民生活、人文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等,率领全市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城市建设实施了大遗址保护项目,先后建设了大明宫、未央宫、乐游原、曲江池、明城墙等国家级遗址公园,使得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遗址之城。

      在总结多年来的大遗址保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国家公园模式”,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退耕还林模式”,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市民公园模式”,以大唐西市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民营资本投资模式”,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集团运作模式”,构建起新的西安大遗址保护的格局。

      根据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全国15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率要达到90%的要求,去年,市文物局积极协调中央考古所与西安市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了上林苑考古队,对丰镐遗址、汉唐昆明池遗址、西汉渭河桥遗址、栎阳城遗址、秦阿房宫前殿等遗址进行考古勘探。目前镐京遗址、丰镐遗址曹寨北水面和西河道、栎阳城遗址、汉长安城北渭桥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考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开展实施大明宫部分重要遗址的保护展示项目。

      文物保护展示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去年,小雁塔等5处遗产作为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一举将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拉升到国际水准。西安市提出了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其中将文物保护作为彰显华夏文明、突出城市特色的重点工作。

      近几年,西安市将文物古迹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综合改造相结合,实施了多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如结合唐延路拓宽改造工程,将唐长安城西南城墙遗址建设成为街心公园;结合曲江新区建设,建成了曲江池遗址公园;结合顺城巷改造工程,实施了明城墙周边环境整治;结合城市发展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在唐代西市遗址上建成了大唐西市遗址博物馆;结合大绿工程,开展杜陵万亩生态林区建设;结合城市综合改造,建设乐游园(青龙寺遗址)公园;结合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了汉长安城东南部6.3公里城墙保护展示工程,形成了850亩的汉城湖水面和1031亩的园林景观,成为集城市防洪、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城市改造综合区域。

      文物保护展示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西安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展现,文物周边的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文化景观,进一步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形象,丰富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扩大了西安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

      项目带动助推文保事业发展

      我市实施的未央宫汉代道路保护工程,在原有汉代道路系统的基础上恢复保护未央宫内及西安门外5条汉代道路,道路总长度约8.5公里,使广大市民游客直观体验感受汉文化的恒久魅力。另外,还实施了汉长安城东城墙保护工程,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天坛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长乐宫、重要门址、城墙重要段落等20多项保护展示工程,以及汉代帝陵、汉长安城遗址考古等工作;利用市财政实施30多项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展示工程。

      我市还在老城区内实施了钟鼓楼照亮、城隍庙保护、明秦王府城墙保护等项目。由于钟鼓楼周边的城市建筑和市政夜间照亮系统的加强,已安装运行十多年的钟鼓楼的夜间照亮系统已经不能与周边夜景照明相协调。同时,鉴于现有钟鼓楼照亮系统已陈旧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钟鼓楼的安全和夜间景观效果。2012年初至2013年4月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钟鼓楼夜间照明系统进行了亮化提升,使钟鼓楼夜间照亮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城隍庙保护项目中,实施了大殿、戏楼、二道厅、厢房等多项保护维修项目,对原有电路进行了安全改造。在此基础上,将城隍庙交由宗教部门管理,目前城隍庙已成为西安市非常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景点。另外,2012年西安市实施了位于新城广场的明秦王府东、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使这一位于市中心的文物点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文物保护工作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转变为主动保护,从局部保护转变为全面保护,从单纯的本体保护转变为涵盖周边环境的综合性保护,从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转变为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的文化工程,成为得到全社会广泛理解和参与的文化公益事业。

     文化遗产保护 永远没有终点

      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以加强世界遗产管理为引领,提升全市文物管理工作水平。加强我市世界遗产点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编制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相关5个遗产点的年度保护报告及上报工作。发挥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继续实施未央宫遗址公园提升工作,大力推进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和大遗址特区建设。组织实施汉唐昆明池、西汉渭河桥、栎阳城等重要大遗址考古工作。

      同时,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工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启动秦蜀古道(傥骆道)遗址保护现状调查。推动明德门遗址、朱雀大街段落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立项和方案报批。推进公输堂小木作加固、彩画保护,户县化羊庙保护,东岳庙大殿、二殿与壁画等保护工程实施。推进钟鼓楼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实施。做好全市重要文物点的日常监测工作,配合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基本建设中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

      我市还将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引导力度,坚持以国家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政策、文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宣传普及为主要内容,做好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的信息交流与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文化氛围。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