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花协12月16日资讯: 2016年10月,台风“海马”登陆广东河源,致使浰江河段河水暴涨,一株千年乌木出现在浰江中游。当地专家表示,这株乌木的出土,对于当地河床变化以及古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考古科研价值。
“保护、研究活着的千年古树,提取其优质基因,对于研究生态环境变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谈及上述新闻时,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玉龙如是说。
“古树具有‘风向标’作用,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可以根据古树分布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树种,满足适地、适树、适种源、适品种的要求;古树具有‘标本’价值,繁育、保存与母体具有完全一致遗传性状的亲代个体,可以留住古树的长寿基因;古树还是良种选育的重点考虑对象,可以为产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新平进一步阐述了古树的科研价值。
“种质资源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树种改良的物质基础。”山西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副站长梁胜发从良种选育的角度阐述了古树的科研价值。他认为,在全球森林面积锐减、物种濒危加速、森林健康受到威胁、森林功能严重衰退的情况下,保护林木遗传多样性,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林木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李新平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太行山区主要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保育利用研究”项目,共选择出13个树种的优树613株,其中古树68株,占11%,这一成果形成了以春季带木质镶芽接为主的老树基因无性扩繁技术,老树基因无性繁殖率由3.5%提高到89%,测试林遗传增益提高38%。
“通俗地说,就是把古树的优质基因提取出来,与其他优势树种一起,共同选育优质新品种,服务兴林富民。”李新平说。以皂荚良种推广应用为例,山西省林科院选育出的果刺两用型皂荚新品种——“帅丁”,有效解决了皂荚产业发展中缺乏优良接穗的难题。
从2013年开始,运城市林业局、襄汾县林业局、山西省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以“帅丁”为接穗开展了野皂荚的改接工作,总面积已达5000亩,极大地引导和带动了皂荚经济林产业及阔叶树造林的发展。
山西省政府高度关注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2014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的意见》指出,皂荚是山西重要的经济生态型乡土阔叶树种,具有广泛的地域性、独特的生态性和高效的经济性,大力发展皂荚产业对改善全省生态面貌、加快林业产业建设步伐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李新平表示,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分析,广泛推进皂荚造林,可改善山西当前的林分结构,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从产业的角度分析,野皂荚嫁接“帅丁”,第三年开始挂果,第五年进入盛果期,年亩产荚果169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公斤8元计算,荚果亩收入1352元;年亩产皂刺35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110元算,可收入3850元。
除皂荚外,在双季槐良种的选择中,也有古树的身影。山西省林科院在国槐选择双季槐优树的过程中,古树占比高达35%。
稷山县上廉村地处丘陵带,素有“东高、西疙瘩、南坡、北凹凹”之说,过去生态环境较差,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外村姑娘找对象,一听小伙是上廉人,根本不考虑。目前,上廉村通过种植双季槐,一举摘掉了生态和经济的“穷帽子”,重点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种种科研成果表明,古树是一座优良种源的基因库。从全局看,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问题依然严峻,现代林业经济体系尚不发达,要治理与抑制生态环境恶化、提升林业产业效能等,重要的途径就是使用优良种质恢复植被,通过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创新品种,以满足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梁胜发说。
目前,山西省绿委办通过调查普查,已掌握了大量有关古树名木的第一手资料,太谷县、平遥县、介休市等多个县(市)都编印了古树名木图谱,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