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凉亭、翠绿色的草坪、娇艳的花卉……这是公园?不是!这是金水源街道筹备组融侨、康桥、亚星、东原工地现场。
工地外围,柏油路面干净整洁,两侧繁花绿草散发着醉人的清香,装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的围挡上,喷淋的水珠如细雨一般散落在青青草坪上,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工地内,物料堆放整齐有序,还搭建了供工人休息和喝水的凉亭,尘土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一改传统观念中建筑工地的脏、乱、险形象,犹如置身园林。
有效抑制扬尘,工地变身园林,这是金水源街道筹备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的缩影。
作为金水源街道筹备组的副组长,魏红利见证了这一变化。在他的记忆里,2012年以前,南三环往南全是村庄。2012年,二七区西南部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那时候,大家对环境污染的概念还很模糊,动迁现场尘土飞扬。大概在2014年,才认识到扬尘污染对大气的危害之大,于是,要求全部工地湿法作业。但方式单一,效果一般。”近两年,郑州市提出了扬尘治理“6个100%”标准到后来的“7个100%”标准,他们就“白+黑”“5+2”地奔赴在辖区各个工地监督巡查,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大气污染整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街道面临“管理精力有限、问题层出不穷”的被动局面。
今年,二七区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的路子为街道指明了工作方向和方法。因此,街道化压力为动力,创新举措、因地施策,对辖区工地按照“一工地一方案一验收”的原则,细化标准、分类整治。“比如说康桥九号院,在原有的整治标准基础上,街道和施工方按照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草木结合、错落有致 实施园林化打造,利用工地空地铺设草坪,加设白色栅栏,安装高标准公益广告。喷淋实现全自动化,每半小时喷淋一次,每次5分钟,白天还可视情况人工控制不间断开启,确保降尘全覆盖。”
工地大变身的背后伴随的是街道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
筹备组共有工地2000余亩,相当于200个足球场大,因此,街道成立扬尘整治攻坚小组,19名历练干部一人分包两个工地,每天两次对工地进行督导。另外,充分发挥包村领导、包村部门、业务部门等人员力量,确保全天制、全方位监管到位。
时值三伏,盛夏酷暑。作为包村人员,筹备组成员李旭晨、张朋飞每天早上7点多就要来到工地,晚上回家往往是第二天凌晨了。他们和其他一线工作人员的身影活跃在工地整改的各条战线,盯围挡搭建、盯道路修建、盯硬件到位、盯厂区清空……确保每项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李旭晨是2010年作为大学生村官分配到这里工作的,7年的时间,见证了二七西南部“农村——废墟——城市”的转变。拉起袖子,露出黑白分明的胳膊,李旭晨笑着说:“看,两个多月的时间,原本的肤色都变成了 大地黑 ,我们在用肤色证明自己的工作作风。”
除了在建工地,街道筹备组对动迁完无项目入驻的区域也进行了扬尘治理新探索。
在张李垌村动迁区域内,一辆洒水车正在往黄土地上喷洒着绿色涂料,不一会儿,大片大片裸露在外的黄土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地表上原本松软的新土结成了绿色的硬壳,像是穿上一层坚硬的盔甲,用手按压纹丝不动。绿色涂料是一种环保防尘抑制剂,将其喷洒在播撒过草籽的土地上,几个小时后会在土地表面形成保护膜,风再大也不会起尘,效果能保持6个月,一旦草籽长出来,就能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比起铺盖防尘网,成本是原来的三分之二。
这样的抑尘神器在金水源不是第一个,作为城乡接合部,辖区动迁工地众多,街道在落实人员责任的同时,还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成效。
街道在动迁工地、村委会、建筑工地安装扬尘监测器40套,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24小时全域监控体系。“以前,我和组长轮流带队晚上巡查工地,巡查一遍下来天都亮了。现在有了监控平台,晚上再也不用到工地巡查,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魏红利说。
措施好不好,关键看效果。经过整治,目前,辖区30个建筑工地“7个100%”全部达标,园林化工地达到5个,示范化工地达到22个,标准化工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