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市洪河路东段两侧长约12公里范围内,种植不到半年的水杉大面积枯黄,存活的可能性不大。宿州市林业局一位负责人称,洪河路林带是万亩森林长廊工程,共计种植水杉2万余棵,每棵价格在300元的样子。当时出现高温,连续几天没有浇水,才最终导致水杉变黄的。没有浇水的原因是当时正在收麦,找不到工人,所以没法给水杉浇水。(《新安晚报》2013年7月1日)
在死亡的水杉面前,一切的强词夺理和狡辩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与其说是高温烤死了水杉,倒不如说是责任心的人祸害死了水杉,高温的天灾不可避免,但是人祸却应该拷问,否则,最起码对不住死去的水杉的魂灵。
既然明明知道工人们要回家收麦,为何还要强行赶工期种植?即使项目施工队马马虎虎,那么作为建设主体和业主的林业部门,为何没有及时的提醒和制止呢,难道国家用钱购买的水杉不是钱,不是国有资产么,不是生态财富和资源么,显然,林业管理部门玩忽职守,也是渎职行为。
2万余棵,每棵价格300元,总价值就是600万,对于财政资金来说,是一种浪费,对于景观工程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对于生态资源来说,是一次得而复失的无用功,好端端的生态工程,仅仅因为“无劳力”而丧命,其实,水杉死亡不缺劳力缺责任心,如果从项目队到林业部门,如果稍微多些对国家财产负责任的意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造成水杉大面积死亡,还有一种可能是水土不服。此路段两侧林带种植有杨树、银杏、女贞、水杉等几个品种。而这些树种中,只有水杉出现这种情况,其他树木枝叶茂盛。那么,水杉适合在当地种植吗,耐旱吗,病虫害少吗,生态价值大吗……这些都需要追问,给出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答案。
如今,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出现林木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针对林木死亡现象的后续处理,也仅仅是停留在“补栽”上,至于林业和园林绿化部门的过失责任追究问题一概语焉不详,这是缘于树木本身就有一个成活率的问题,允许一定的死亡率,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一些监管的部门和领导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掩盖了由于选择树种不科学和责任心缺失导致的损失,不区分清楚一律不追究责任显然说不过去。
财政资金浪费,人们习惯于对大吃大喝和三公消费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是对于类似林木死亡造成的非明显性浪费和“不可预测”的浪费却很容易理解和同情,长此以往,一些林业和绿化部门的资金管理意识和善用意识淡漠了,麻木了,习惯了,这无异于是对官僚作风和失职行为的纵容,更容易导致背后暗箱操作的绿化腐败现象的发生。
别把绿化浪费不当浪费,毕竟600万的树苗费,也是纳税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可以干很多有意义的民生工程,区分清楚自然灾害还是责任心缺失导致的人祸很重要,也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