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病虫防护 »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2  浏览次数:274
    省花协9月29日资讯:      一、苹果褐斑病又称苹果早期落叶病,是我国华北、东北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及次年的结实量。该病分布极广,除见于东北、华北诸省外,在华东沿海以及安徽、湖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发生。除为害苹果外尚能侵染沙果、槟子、海棠、山荆子等。
      二、发病症状:主要侵害叶片,但也能为害果实。叶片初病时,在叶片正面出现深褐色小疱疹,直径0.2-0.5毫米,单生或数个连生。其后逐渐扩展,随病程的深化,症状演变为三种类型。
      1、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圆形,中央暗褐色,四周黄色。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组成同心轮纹状。病斑的背面呈烟褐色。
      2、针芒状病斑:病斑呈针芒状向四周放射延伸,而无明显边缘。针芒系黑色菌索,微隆起。病斑小,无定形,可遍布于全叶。病斑的背面为绿色。
      3、混合大型病斑:病斑较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5-3厘米,其上有小黑点但不呈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暗褐色。后期较老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
      以上三种病斑的共同特征是后期叶片变黄脱落,而病斑周围仍保持绿色(故的绿缘褐斑病的别名)。
      果实染病时,初期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长圆形或不整形的凹陷,直径6-12毫米。病斑褐色,表面有突起的,带光泽的小黑点。病部果肉疏松干腐,褐色,如海绵状。
      三、病原:本病由半知菌纲黑盘孢目的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mali(P.Henn.)Ito.]引起。分生孢子产生在长形分生孢子盘内。盘较薄,仅有2-3层菌丝细胞组成。分生孢子梗无色,单生,棒状,大小15--20×3-4微米。顶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双胞,上胞大而圆,下胞狭而尖,分隔处微收缩,似倒葫芦形,大小为16--24×5.5-10微米。

 四、发病规律:病菌以无性世代在侵染循环中起作用,而至今未发现其有性世代。病菌在落叶中或残存于树上的病叶中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侵染。潮湿是越冬后病菌菌索扩展及产生孢子的必要条件。干燥及沤烂之病叶均无产生孢子的能力。孢子随风、雨传播。潜育期6-12天。自病菌侵入至病叶脱落约经13-55天。
      病害发展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雨季开始亦即是此病的开始期。华北地区自6月下旬 开始发病至8月中、下旬达盛发期,9月开始逐渐减少。随气温增高,潜育期及叶片脱落期缩短。6月中下旬潜育期为9-12天,而8月中潜育期只需6-7天。
      病害发生与栽培管理、品种有关。幼树、强树发病轻,弱树弱枝发病重。树膛内通风透光差,重叠枝或交叉枝多发病重。祝、鸡冠、国光等较抗病;红玉、元帅、青香焦、金冠等感病。苗圃中山荆子及苹果实生苗易感病,受害很重。
      五、防治措施:1、注意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性;
      2、休眠期清除落叶及残留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以减少初侵染源;
      3、及时喷药保护树叶,预防病菌入侵。山东、河北产区于6月中、7月中、8月中各喷洒一次0.5:1:80-100的波尔多液可有效防治此病发生。亦可用锌铜石灰液(硫酸铜0.6斤,硫酸锌0.4斤,生石灰2斤,水200斤),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40%百菌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等。还可用77%可杀得、80%大生M-45、35%碱式硫酸铜、70%甲基硫菌灵、10%宝丽安等杀菌剂。金冠、红玉等品种在幼果期喷波尔多液易受药害,此时可喷代森锌液;
      4、地势低洼、雨季积水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可减轻褐斑病发生。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苹果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