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Illiciumverum)生长于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林木。八角1年开花2次,第1次3~4月开花,果实8~9月成熟,是主产季节,第2次开花9~10月,次年3~4月果熟,产量较低。一般种植后,8年左右可开花结实,15~20年进入盛果期,可延续50~70年。经集约经营和科学管理,初果期和盛产期可相应提前3~5年。广西是我国八角的主产区,产量居全国乃至世界第1位。
1 苗木培育
1 1 优良品种选择
利用优良品种是八角果实优质丰产的关键因素。据调查,普通红花八角、大果红花八角、普通淡红花八角在广西以外栽培区具有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的特性。应选为主要栽培品种,种源可由广西防城、德保等地引进或采自本地优良母树。选20~50年生的健壮植株作采种母树,于9月上、中旬果实呈褐色或黄褐色时采果取种,对种子进行净种分级,用饱满种子播种育苗。
1 2 育苗
1 2 1 种子催芽 八角种子因含挥发性油,宜随采随播。经催芽处理的种子,能提早出芽且出苗较整齐。以干净的细河沙与八角种子混藏进行催芽,其比例为10∶1,沙子的湿润度以手能捏成团,抛在地上能散开为度,种子与沙均匀拌好,用厚度不超过25cm的正方体样箱为模子,摊成方箱状,然后撒上薄层湿润沙子,经常保持湿润,待50%的种子露出芽点时,即可播种培育袋苗。经沙藏催芽的种子,苗木生长快、长势好。
1 2 2 营养土配制 八角育苗适宜采用营养袋育苗,营养袋规格以10cm×20cm为宜。营养土的配制是取荒山或有林地的心土与火灰土混合,比例为1∶1,加入少量石灰(0 5%左右),以中和土壤酸性,并杀菌消毒,再加少量过磷酸钙(2%左右)作为底肥,均匀混合入袋后等待播种。
1 2 3 播种及苗期管理 播种前营养土淋透水,将发芽的种子播入袋,覆盖种子的营养土不宜过厚,以0 5~1cm为宜,及时淋透水,保持种子与营养土充分接触。袋苗管理:(1)适时适量浇水,保持营养土湿润;(2)搭建遮荫棚,沙藏催芽的种子播种后1星期即出土,需遮荫8~9个月,苗床保持透光度20%~50%,前期少,后期多。据富宁县的试验表明:若无遮荫,1个月后苗木的保存率仅为23 4%,平均苗高6cm;透光度50%,苗木的保存率可达65 4%,平均苗高12cm;透光度40%,保存率70 2%,平均苗高10cm。生长健壮的1年生容器苗,高60cm左右即可造林。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提倡用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培育苗木。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T”形芽接、枝接等,经无性繁殖的苗木能保持八角优良品种的特性。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类型划分
依据八角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八角产区的各种环境条件,采用实地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气候因素、地貌、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为主要因子,把适宜于八角的造林地区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种类型。划分指标和类型见表1。八角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8℃左右,绝对低温0℃以上,无霜雪,年降雨1400mm以上,年均相对湿度90%左右[2],为海拔高度1200~1400m的地带,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八角产量最高;适宜区海拔高度1100~1500m,自然条件较好,热量充足,八角正常生长,产量稳定;次适宜区自然条件较差,热量较低,受小气候影响较大,该区八角生长正常,产量不稳定。
2.2 整地
在适宜区内坡度小于15°的造林地实行深30cm的全垦整地,坡度16°~25°的造林地可沿等高线带状清理种植地,带宽3m,实行块状整地,清理带之间间隔1 5~1m。清理时保留带间、山顶、山脊、山脚、山箐的原生植被。整地完成后按设计的株行距挖塘,规格为50cm×50cm×40cm。整地时翻出塘心土,把表土及腐殖质回填塘内,清理及整地在11月至次年2月进行。
2.3 合理密植
八角的树枝分枝角度不大,可实行合理密植。采用3m×4m或3m×3 5m的株行距,种植密度为700~850株/hm2。种植点采用品字形配置方式。定植前结合回填土每穴施有机肥5~10kg,或施少量过磷酸钙作基肥,定植时,保留营养袋,仅需把袋下部撒开,以利于幼根伸展,营养袋保温有利幼苗生长;定植深度以土面覆盖至根颈上2~3cm即可。1年生容器苗在春季2~3月新芽萌动前植下最易成活,植后淋足定根水,并在苗木根际周围盖上稻草、枝叶或薄膜,以保持种植穴土壤湿润。视苗木生长状况剪去20%~50%的叶片,能减少枝叶蒸发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3 八角树的管护
3.1 整形修剪
3 1 1 幼树截顶及修剪 八角幼树的顶端优势较强,幼林长到2~4年,一般高达1 8~2 0m时应截顶促其分枝,采用修剪、拉枝等方法,每株保留3~4个主枝,第1主枝距地面0 5m,第2至第4主枝枝间距为0 4~0 7m,并使其分枝结构合理,上下枝之间应交错对空,不相重叠,以保证树体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八角树枝叶萌生能力强,宜于每年冬季剪除一些徒长枝、病虫枝,培养丰产树形。
3 1 2 成林修剪 整形为减少或控制病虫害、促进林木的丰产稳产,达到控制大小年的目的。在成林期应对徒长枝、寄生枝、病虫枝、枯枝适时进行修剪,保持八角树冠良好的冠形。合理剪除八角树萌生枝,清理树体上蜘蛛丝、枯枝落叶、杂物等,保证其通风透光。修剪时间以冬季为宜,春季可视情况轻剪。整形修剪以对树体中膛、中上部合理重剪,外部、下部轻剪为原则,合理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试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经过修剪的八角树结果枝平均着生花芽10~15个,果枝健壮,花芽饱满,而未修剪的八角树结果枝着花不均匀,平均只有4~5朵,果枝细弱,花芽瘦小,果小。因而合理修剪树冠是盛果期八角树管理的重要措施。拉枝是八角树整形的重要手段,采用钉桩或株间用绳子斜拉,或用重物吊住树枝,拉大树枝伸展的角度,培养丰产树形,增大树体及枝叶的受光面积,促进八角增产。
3 2 土肥水管理
(1)遮荫保湿在造林前作林地清理时,适量保留一些阔叶树及少量灌木树种作八角的荫蔽树,待八角成林时,逐渐伐除,能取得较好的遮荫效果。对于荒山荒地或退耕地,可在种植穴周围覆盖地被物或枝叶,能起到遮荫保湿作用;同时推广薄膜覆盖,于种植八角的当年栽种高杆作物玉米、高梁等作遮荫,12月下旬(雨季结束)在定植穴周围覆盖薄膜,来年5月上旬(雨季来临前)揭去薄膜,是较好的保温保湿措施。(2)中耕除草通过耕作,目的是改善土壤环境。耕作中清除杂草、疏松土壤,能改善土壤的结构,调节土壤中水分与空气状况,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种植塘松土应由外及内,外部深,内部浅;也可用草甘宁、扑草净、茅草枯等农药进行化学除草。根据当前八角产区生产力的水平,应推广混农经营模式,坡度小于15°的林地采取全面间作,16°~25°的林地进行块状轮作,即把八角林地划分成许多块。采用耕1年停1年或耕2年停1年轮作的方法,以耕代抚,以短养长。八角林可采用以下几种间作模式:①八角—粮食作物(玉米、旱谷、薏仁等);②八角—豆科作物(黄豆、花生、蚕豆等);③八角—经济作物(姜、花椒等);④八角—蔬菜(冬瓜、南瓜、白菜等);⑤八角—绿肥(苕子等),通过间作,能合理协调改善林地的土肥关系。(3)施肥合理施肥是八角树高产的重要途径。幼龄果树以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为主,每株每次施50~150g;结果树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可施用果用复合肥、尿素等,每株每次施100~250g。每年结合间种施肥2次,并施有机肥1次,每株5~10kg,随树体增大,施用的化肥和有机肥可适当增加。
3 3 病虫害防治
采取以生物技术(引进和保护八角虫害天敌)、林业技术(栽培技术、管理技术)为主,化学技术防治为辅的管理方法。八角主要病虫害炭疽病、煤污病,八角尺蠖、金花虫等防治方法如下。
(1)炭疽病(Colletotrichumsp )主要危害幼林叶片和嫩梢,在高湿多雨季节病情加重。防治措施:①育苗时选择好营养土;②及时清除病株残体;③病虫害发生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2)煤污病(Capnodiumsp Melidasp )此病常随介壳虫(Iceryapurchasimaskell)、蚜虫(Aphisgossypiiglover)、粉虱(Aleurocanthusstiniferusquaintance)等害虫发生而发生,影响八角产量与质量,每年3~6月和9~11月是发病高峰期。可通过合理修剪,增加树体通风透光,以及合理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用40%乐果1000~2000倍液喷杀传媒害虫。在轻病区喷0 3~0 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每15天喷1次,直至高峰期过后为止。 (3)八角尺蠖(Dilophodeseleganssinica)1年发生4代,幼虫在3~11月取食叶片,8~10月危害严重。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马拉松液喷杀;用苏云金杆菌粉孢防治效果更佳。
(4)叶甲(Oidesleucomeluenaweise)1年发生1代,3~4月为幼虫为害期,6~7月为成虫为害期。叶甲咬食八角的叶片、幼芽及新梢。可于5月份结合抚育管理进行铲草、松土、刮地表以灭虫蛹;在冬季进行修枝,摘除卵块,还可利用其喜光和假死的习性人工捕捉;于危害期用400~500倍乐果药液喷杀,杀虫率可达85%,也可施放白僵菌粉孢子作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