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现状
整体水平不高
“刚搬来的时候,小区里有大面积的绿地,还建有假山和喷泉。但住了没多久,绿地就被越圈越小,到最后则几乎消失,而被一幢幢高楼所取代。”对楼盘绿地的“不翼而飞”,居住在郑州不少小区的居民似乎都有过同样的忧愤与困惑。
昨天上午,在省会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新建社区现场观摩会上,副市长丁世显对目前本市房地产商所开发的社区(小区)现状作了分析。丁世显说,在2003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74.26亿元,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8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0.2万平方米。“从数字传递的信息看,本市房地产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整体上看,社区(小区)的建设水平不高,尚缺少在国内有知名度的精品之作。”丁世显说。
全市共有300多个社区,而环境较好、功能较齐全的社区尚不足1/5,原因何在?丁世显尖锐地指出,是多数房地产开发商“急功近利,忽视环境建设”的错误观念导致的。同时,一些住宅小区因规划不合理、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给业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的小区重建轻管,物业管理不到位,机动车乱停放、治安状况差、卫生状况差、绿地养护水平低。
新建社区
必须符合新标准
昨天上午,市、区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在鑫苑社区,现场将由郑州市建委、市政局、规划局、房管局、文明办、爱卫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居民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正式传达给郑州市80家业绩较好的房地产开发商及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新建社区(小区)的建设和管理都要依照新的标准执行。
绿地率要达30%以上
市属各县、市、区所有拟新建的城市居民在3000人以上的社区(小区)的规划要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的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内在联系。园区绿化植物配置合理,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相结合,绿地率要达到30%以上。
要有10件以上健身器材
新建的社区(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要完备,必须有健全的医疗、文体设施。小区内要有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商业房屋、物业管理用房、停车场、警务室、幼儿园、公交车停靠站、邮政、银行等服务网点,并建设有200平方米以上的生活服务中心。小区路灯的亮灯率要达到98%以上,并按要求实施夜景照明亮化。小区必须建有医疗服务站,有2~5名医护人员、5张以上床位。要有8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室内文体活动场所,内设有棋牌、健身等娱乐设施和藏书500册、报刊20种以上的社区图书阅览室。室外健身休闲场所要设置有10件以上的便民健身器材。
服务设施专人管理
新建社区(小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必须有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并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满足居民急需的水、电、暖、燃气、房屋修缮和急病送医等应急服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娱乐设施、健身器材、宣传栏等服务设施都要有专人管理。
现有社区:
人居环境要提档
道路边新植了400多棵大树、增加了绿化带,原有的小花池附近很快将改造成林荫广场,小区内即将建成多处水景……近日,住在金水路东段新鑫花园小区里的居民,正沉浸在居住环境改善的喜悦之中。
记者从新鑫花园小区开发商处了解到,因为该小区的一期工程是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虽然房屋早已售完,但现在,曾领先的环境建设急需改造。此次,他们投入300万元对一期楼盘附近的环境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并于4月初动工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小区的绿地率将达30%以上,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将更完善,居民可享受到更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目前,除了新鑫花园小区,郑州市现有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商开发的社区都面临着人居环境的“提档”。在这次全市“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各社区(小区)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衣、食、住、行、购物、就医、娱乐等方面做起,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全新现代化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