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杜鹃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喜酸好湿,畏冷怕晒,不耐肥水,稍有不慎,即生长异常,发生病害。红叶病是西洋杜鹃常见病害之一。该病害发生后,轻者叶片变形变色、花小色暗、花期缩短、生长速度减慢;重者整株枯萎死亡,严重影响观赏效果。根据近年观察研究,西洋杜鹃常见病害具有一定的症状特点和发病规律,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
识别特征
红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的叶肉细胞组织出现暗红色小点,不久红色斑块扩大,色加深,叶脉仍保持绿色。随后病斑变成褐色并增多变大,最后整个叶片红、褐、绿斑块相间并逐渐变干脱落。如果在发病初期用药,红、褐色魔块可以逐渐消失,如果到中后期用药,则不能消除症状,但重新生出的心叶则为绿色,转入正常。
发病原因
红叶病主要由缺镁所致。镁是植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如果缺镁,一是叶绿素不能形成,光合效率降低;二是呼吸链上多种酶的活性减弱,呼吸作用受阻,能量减少,严重地影响植株的矿质代谢;三是氮代谢减弱,合成的氨基酸减少,造成碳水化合物过剩,过剩的碳水化合物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叶呈红色,植株瘦弱,加重了其他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
对于红叶病的防治重点是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能力,并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和矿质代谢,还要注意施用完全肥料,如用豆饼沤制的饼肥水稀释5倍-10倍浇灌,穴施干牛粪(不仅可以增,温增肥,还可以保持土壤疏松),另在发病初期用1500倍-2000倍硫酸镁溶液叶面喷雾2次-3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