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枯萎病的病原有2 种,一是壳针孢属,二是镰孢属。壳针孢属病菌以子实体和菌丝在病落叶上过冬。
次年旱柳、垂柳叶片展叶后开始浸染,产生病斑,后期病斑上生出分生孢子器并放出分生孢子,借风、虫等传播,夏季雨水多、温湿度较高等条件有利于侵染和发病。
镰孢属病菌在病组织内可存活3-5 年,以菌实体在病株的病部越冬,初侵源是病株上的枯梢、枯枝,翌年4-6 月病斑陆续产生子实体,5 月上、中旬到6 月上、中旬阴雨天,空气湿度饱和时,释放囊孢子,借风传播,子囊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经伤口直接入侵,5月下旬至6 月中旬正是枝繁叶茂时,是病菌侵入适宜期,病菌潜伏期1-2 个月,7 月中旬病害部位出现病状。
细菌性枯萎病主要危害旱柳、垂柳的叶片及枝梢,病斑初期发现于叶片及枝梢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由于环境影响不易发现,随后病点不断扩大,向上下扩展成棱形,或向上扩展成舌形状,黄褐色病斑7-8 月为发病盛期,病斑继续向嫩枝扩展,导致叶片发黄、枯萎脱落,树势减弱,直至死亡。
10月份,病斑停止扩展,次年春天,在上述病斑部位上长出许多疣状突起,5-6 月遇湿后,疣状突起纵裂,开出黑色带细长的乳头状物,为病原实体,从而进一步危害叶片和枝梢。
防治方法:
①、加强苗木检疫。由于受气候影响,涡阳县的街道绿化树种主要从外县调运。调运苗木时要严把种苗质量关,防止植物病害的输入和传播。
②、物理防治。加强管理,栽种时选用生长健壮、无病害苗木。及时清理病虫枝叶,集中处理枯枝落叶,防止修剪过程中人手对病害的重复侵染和传播。适时浇水,适时施肥、松土,除草及时,避免土壤板结,以利土壤空气流通,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每年4 月,用石灰水将树干从根茎处至胸径涂白,阻止病害侵入。
③、化学防治。在4-5 月中旬,可用50%多菌灵800 倍液喷施,每7d 喷1 次,连续喷施2-3 次,或用50%代森锰锌700 倍液喷施,均可达到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