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栽培养护 » 怎样提高槲栎移栽成活率

怎样提高槲栎移栽成活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571

    槲栎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其叶形优美,秋季还可变为靓丽的红色,是重要的秋色叶树种,但槲栎却不耐移植,移栽成活率较低。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槲栎移栽成活率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选好移栽时间 槲栎移栽的最佳时间应该是秋季落叶后。移栽时,不论大苗、小苗都应尽量带土球,土球可按树木胸径8倍至10倍来确定直径,土球高度是直径的60%。对于一些立地条件不好的苗子,如不能带土球,也应尽量多保留根系,根系可按土球的直径来确定,苗子挖好后,应加强对根系的保护,可用草帘子进行覆盖,能保湿且防止根系遭受冻害。在运输过程中,对于裸根的苗子,要用苫布进行遮盖,特别是要保护好根系不失水,不受冻。  

    科学栽植 栽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土壤的土质,槲栎喜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在黏性土中生长不良,故应注意选择土壤,不能将其栽植在黏性土中;二是深度要适宜,秋天栽植可适当深栽,保护根系不受冻害,春天应及时清除表土,以利于植株萌芽。栽植时,栽植土中可施入经腐熟发酵的圈肥,肥料要与栽植土充分拌匀,此外,还应施用ABT生根剂,用量为每株50克左右,且尽量直接撒于根系处。栽植后要对土壤踩实,并浇好透水。根据气温情况来确定是否浇二水或三水。一般来讲,如果是10月下旬栽植的,则应考虑浇第二水,若是11月初以后栽植的浇一次透水即可。  

    春季管理 初春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槲栎的移栽成活。一是要及时浇好解冻水,这次水有两个作用,一是降低地温,延迟发芽,防止倒春寒的危害;二是可以及时供给苗木发芽所需的养分。苗木在头年秋末至初冬时进行移栽,恰逢根系生长高峰期,有的苗子已经生长出了新的根系。此时浇水,可以供给苗子发芽长枝所需的水分。早春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松土不仅可以保墒,而且还可有效提高地温,对槲栎的根系生长有利。4月、5月可各浇一次透水。  

    春季还应注意观察槲栎的发芽情况,如果芽子发得多,且粗大,而且显得水灵,没有黑尖,通常说明根部已经长出了新根。如果发的芽子少,且弱小,不水灵,有黑尖,则说明新的根系还没有长出来。对于没长出新根的苗子,第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过湿易发生烂根,且不利于根系喷发;第二要保持土壤的通透性,除了少浇水外,还要经常松土;第三可用ABT溶液进行灌根处理,促发新根;第四,要将新萌发的芽子全部抹掉,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第五,可用草绳缠绕树干,此法不仅可以减少日灼伤害,防止水分蒸发,还可用喷雾器对草绳进行喷雾,增加树体湿度,减少根系负担。需要提醒的是,槲栎属于不耐移植的树,在春季不见发芽,或者芽子不壮,也不一定就是死了,要进一步精细管理,进行挽救。  

    在养护过程中,有的人喜欢在叶片长出后施用叶面肥,错误地认为可以提高苗子的成活率。笔者认为,施用叶面肥,可以有效提高植株长势,但对于提高苗子移栽成活率并没有明显作用。笔者建议,可以在初夏时,叶片明显不旺,喷洒0.5%尿素溶液,每10天一次,连续喷两次;初秋时,可喷洒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天一次,连续喷两次。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怎样提高槲栎移栽成活率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