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桑象虫
又称桑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此类害虫分布广,发生普遍,其成虫从早春3月开始危害直至6月中、下旬为止,在冬芽萌发前,食害芽,影响发芽率,冬芽萌发后食害嫩蕊及叶片、叶柄,复伐后集中在桑拳上食害新发生的嫩芽,严重时将桑芽全部吃光,造成一芽不发,以致全株枯死。
(1)形态。①成虫。体长椭圆形,黑色稍有光泽,大小4.0 mm×1.8 mm,头部呈管状,复眼位于头管基部两侧,触角在头管中部稍前,口器着生在头管顶端。②卵。长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变灰黄色。③幼虫。体圆筒状,稍弯曲,较柔软粗胖,无色型。④蛹。体略呈纺锤状,裸蛹乳白色,羽化前转黄褐色,腹部末端左右各有1个小突起部分。
(2)生活习性。桑象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半截枝、穴内越冬,第2年3—4月桑树冬芽萌动前后,成虫出穴活动,日夜取食冬芽成为空苞,桑树发芽后继而食害嫩叶、新梢,夏伐后又为害桑拳上新发的芽,危害严重时,导致桑树迟迟不发芽或发芽很少,春伐桑被害严重影响树型的养成。
2 铜绿金龟子(金虫)
(1)形态。①成虫。体长19~21 mm。②卵。初产时,椭圆形,乳白色。孵化前呈圆球形,卵壳表面光滑。③幼虫。通称蛴螬。体粗胖,弯曲成“C”形,头部较小,3对胸足、细长、体乳白色,腹部末端数节蓝色。④蛹。裸蛹,体淡黄色,微弯曲,腹部末端较钝圆,有细毛。
(2)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多在黄昏时出土活动。取食桑叶。高温闷热天气,21:00—22:00,成虫出土最多,后半夜渐减,4:00重新入土潜伏,幼虫在地下活动,取食多种作物和杂草的根茎。10月中旬以后大多数以3龄幼虫,少数以2龄幼虫开始越冬[2]。
(3)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捕捉和诱杀成虫;二是药剂防治;三是药杀成虫。
3 桑蓟马
俗称举尾虫,这种害虫在我国各蚕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各地危害都较严重,夏、秋季高温干旱易猖獗成灾。
(1)形态。①成虫:体长0.6~0.9 mm,淡黄色,近纺锤形。②卵长:约0.02 mm,椭圆形,白色透明,孵化前可见1对红色眼点。③若虫:初孵化时无色,透明无翅,成长若虫体黄色,体长0.6~0.7 mm。
(2)生活习性。1年发生数代,因各地每年气候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年发生10代左右,春季约1个月1代,夏季15~20 d发生1代。长年危害,一般春季虫口密度较低,危害较轻。夏伐后虫密度质量显著降低,多集中在春伐桑园及补植桑株上危害,以后随着夏天桑新梢的生长,虫口逐渐增多,虫口密度高峰在8月上旬。因此,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桑蓟马危害最严重时期。桑蓟马的发生危害轻重与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夏、秋高温干旱,则有利于桑蓟马的繁殖,发生量多,危害重。如多雨,发生量少,遇暴风雨后,则虫口显著下降。平原地区桑园受害一般较山区轻,沁县属山区地区,平时应特别注意这种虫害的防治。
(3)防治方法。①冬季清洁桑园,清除枯枝、落叶及桑园内杂草并集中处理消灭潜藏冬虫。②药剂防治。巧治春季桑园,控制夏秋虫源。③保护及利用天敌[3]。
4 大青叶蝉
(1)习性。喜群居,善跳跃,常栖息于桑叶背面和枝干上。多在一年生桑条上产卵,每一卵痕内产卵10粒左右,排列成行。
(2)危害。在高温干旱的夏秋季最猖獗,从桑叶背面刺吸汁液,叶面呈现许多小白斑,造成叶质差提前硬化。晚秋主要集中在一年生枝条皮层内产卵,形成新月形卵痕,使桑枝水分大量蒸发,大大降低抗寒能力,易干枯,影响冬芽萌发。
(3)防治方法。①叶蝉食性杂,夏季多在水稻、蔬菜上危害,在桑树上以产越冬卵危害为主。因此,防止叶蝉危害必须与大田防治结合。②桑枝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于秋季喷雾灭杀,严防产卵于枝条皮层内。③剪除产卵枝。④一般杂草多、管理差的桑园发生较多。因此,冬季注意清除杂草。
5 桑尺蠖
(1)习性。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有忌光性,白天潜伏在裂缝及树干的孔洞中,夜间出来活动。有假死性,发蛾盛期,振动树干蛾子即可落地,成虫活动有突发性[4]。
(2)危害。幼虫早春为害桑芽,开叶后又暴食叶片。发生猖獗时可将桑树的芽、叶全部吃光。
(3)防治方法。①通过翻耕土地杀死树干周围越夏越冬的蛹。②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喷杀幼虫。
总之,桑树害虫的防治,一般以掌握害虫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为依据。根据当地、当时的虫情,选择适当的防治时期和蚕期生产相结合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确保桑园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