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明清时期,宜良就开始引种栽培花卉。400余年的历史让宜良有了“花桥卖花四百年,年年花街端阳节”的民俗。加上宜良适宜的气候,让宜良人更是对花草苗木情有独钟。
民国初年,宜良花卉已有250余个品种,并拥有以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扶桑、香樟等为主的50余个特色乡土树种。其中,以县花三角梅最具代表性。目前,全县仅三角梅就有11个色系,16个品种,400万株左右。
从栽花、爱花、赏花的历史传承,到种花、养花,靠花卉苗木致富,并晋升成为全县支柱产业,宜良的花卉苗木产业在一个华丽的转身后,美了县城,富了花农。
打响“花街节”品牌
宜良境内气候湿润,优异的气候条件既适合生产温带优质花卉,又适宜生产热带花卉,所以栽花、爱花、赏花成了宜良古已有之的民俗。
宜良农业局局长赵伟说:“近年来,伴随着‘花乡水城’的建设,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花乡’,给县城穿好‘花衣裳’自然成了重头戏。”“花桥卖花四百年,年年花街端阳节”,自2005年以来,宜良花街节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形式一年比一年新,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效果一年比一年好。每年一场的花的盛宴,引得四方宾朋慕名而来,盆花、盆景、各种花卉苗木竞相绚烂;观花、赏花、购花,人们流连忘返;如潮的花海,蜂拥的游客,热闹非凡。花街节不仅成为宜良花木辐射区域日益广阔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增进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
在有了“花街节”这一张响亮的名片后,宜良农业局组织成立了“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建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和“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工作机制。借势而为,抢抓机遇,全力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典型带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全县内发展了大批花木龙头企业,使得宜良苗木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苗木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壮大起来,宜良花木种植,已从传统走向现代,养花已经从宜良人的一种传统意识发展成为宜良的一大支柱产业。
特色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多赢”
从传统意识发展成支柱产业,宜良的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化的销售形式。
在宜良,花卉销售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部分大专业户联合组织在县花卉协会的引导下进行营销,鲜切花主要到呈贡斗南花市销售,绿化苗木以中小规格的销售势头较好,主要销往省内及省外部分地方,在注重生态环境的今天,花卉苗木,特别是绿化苗木的销售量日趋增大。
如今,宜良的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并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轨道,同时宜良花木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已形成了集花木、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使花木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有效对接,提高了全县花卉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赵伟说:“宜良的花木产业不断创新经营方法,开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形成了特色山地园艺型主要种植经营模式。像宜良绿兴苗木有限公司、轩泰生态农庄、云南程春种植有限公司、玉龙旅游度假山庄等,实现了利润上的多赢。”
如今,宜良每天苗木交易成交额上百万,已成为带动周边县区、辐射周边州市、影响全省的一个品种齐全、规模巨大、服务配套、苗优价廉、响当当的苗木交易市场,宜良苗木市场正朝着建设苗木交易的集散地、交易的大市场、昆明的后花园方向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花农走上致富路
火车开得快,全凭车头带。宜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苗木产业的发展,为鼓励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栽花种树的优惠政策,对发展花木产业给予水、电、土地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还组织成立了“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建立了“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和“联合生产+联合销售”的工作机制,让宜良发展起了一大批花卉苗木企业。
荷兰昆明市方德波尔格玫瑰公司、云南洪尧苗木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县内发展花卉。在这些知名企业和大户的带动下,当地花农的生产方式已从传统的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少量品种小庭院式生产向多品种、多规格的商品化批量生产转变,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并逐步走上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生产经营轨道。
如今,宜良的花农不仅有一流的龙头企业的带动,更有农业局专门为花农组织的各种培训。近年来,农业局以阳光工程、素质培训等各种方式每年举办近10期花卉培训班,年培训人次6000余人。经过培训涌现出一大批掌握花卉繁殖、栽培、管理技术和营销经验的能工巧匠,为宜良花卉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目前,宜良花卉示范企业正引领宜良花卉产业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传统民俗到如今的支柱产业,宜良的花卉苗木产业带来的不只是可观的财富,更留下了一种历史的传承,留下了一种文化。
如今,宜良全县有14000多人参与到花农的行业中,花卉园艺总面积已经达到54195亩,花卉总产值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