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南路、嘉善路之间的“嘉善市场”屋顶,居民种了空心菜、丝瓜、无花果、桔子等蔬菜瓜果 记者 周馨 摄
酷暑难耐的高温天,有没有屋顶绿化,室内的温度最高可相差7℃;绿荫如盖的林荫大道,比暴晒中的道路温度低近4℃。上个月,本报记者与绿化专业人士在徐汇、闵行、黄浦等区的立体绿化示范点及林荫大道测试后,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家庭阳台、露台,尽管不大,但如果有一抹绿色,能给居家生活带来丝丝清凉,然而,上海“绿”起来的家庭屈指可数。
记者从市绿化部门了解到,最近由静安区绿化部门组织并实施、历时两年的绿色家庭课题——“都市田园绿屋试点研究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这也是绿化部门首次开展面向家庭的立体绿化专项研究,而从课题到市民圆梦都市田园,还需相关政策的支持。
时尚 田园绿屋 厨房花园
渴望回归自然,亲近绿色,是都市人的田园梦,如何在城市高楼内营造田园风光?国内外已开始实践,那就是利用自家的庭院、屋顶、阳台植花种菜,将蔬菜种植与园林造景结合。“用绿色树木花卉装点居家,把瓜果蔬菜搬上餐桌”渐成时尚潮流,集生态功能、观赏功能、服务功能、实用食用为一体。有人把这个实践称作田园绿屋,也有人更形象地称之为厨房花园。
在美国纽约,有一栋建于1919年的6层高的仓库,上面有一个面积达到3761平方米的“布鲁克林农庄”,采用轮作方法种植有机蔬菜;在法国巴黎有一个“56号通道”项目,将两座楼房之间的200平方米闲置空间改造成了30片苗圃和一套小型温室,当地居民可以来这里种植果蔬,采摘农产品;中国屋顶种蔬菜也正在兴起,浙江有了“千岛湖屋顶绿化”项目,面积560平方米,种植各类蔬菜;上海陕西南路、嘉善路之间的“嘉善市场”屋顶,全部种上了蔬菜,社区内的餐厅和住户可自行采摘。
试点 绿蔬结合 以绿为主
静安区在本市立体绿化建设中,启动最早、发展最快,南京西路沿线已基本实现主要大楼屋顶有绿,形成了一条空中绿廊,区内主要商务楼、办公楼等可绿化的公共建筑屋顶也大多披上绿装。能不能把立体绿化向家庭延伸,让住宅楼也屋顶有绿、阳台有绿?静安区率先开展试点研究。
项目于2011年11月启动,在搜集、研究国内外屋顶蔬菜种植的基础上,确定了上海田园绿屋试点的方向,那就是绿蔬结合,以绿为主。课题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市民屋顶、阳台单一种蔬菜,观赏性欠佳,部分居民的屋顶菜园因为施肥、病虫害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他们提出将园林植物造景与蔬菜瓜果相结合的方法,在强调生态功能的同时,利用建筑屋顶、露台、阳台等载体营造田园风景。同时运用先进的农业果蔬栽培技术,不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喧闹的城市中心,为工作节奏紧张的人们营造健康、浪漫的田园生活情趣。
实践 绿色生态 悦目实用
项目选择了60平方米的露台、14平方米的阳台进行试点,具有典型性,试点成功有推广价值。60平方米的露台,实验人员安排了3.5平方米的水景、20平方米的绿化种植面积、10平方米的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及休憩、洗晒的26.5平方米的木地坪。植物配置中有闻香桂花、结果的枣树、开花的金银花、变色的红枫等,小巧的蔬菜园内,可依主人喜爱种植番茄、生菜、薄荷、鸡毛菜等。小水池的设计是,一泓清水,数尾观赏鱼,盛开的睡莲,既是点睛之笔,也能调节居家小气候,还具有储存雨水、用于灌溉的环保功能。
14平方米的阳台绿屋,阳台左侧的木花架悬挂花叶漫长春,下部有两格台阶,可放置主人喜欢的花花草草,阳台前沿以长形种植池为绿色植物种植区,并有小水景一座,可随意移动的盆钵栽种蔬菜香草,采用轻质种植土栽种苋菜、甘蓝、薄荷和生菜。14平方米的区域内,不仅水景、绿植、花卉、蔬果一应俱全,还有休闲区域供主人赏花、种菜、喝茶。
推广 政策支持 产业整合
今年植树节,市绿化部门提出了“藏绿于民”的理念,鼓励居民绿化阳台、露台、屋顶。静安区推动的“都市田园绿屋试点研究项目”,为“藏绿于民”提供了实际操作方法,同时,课题组还设计了三种类型的都市田园绿屋六种模式图,方便市民对号入座,自行配制绿化植物及蔬菜瓜果。
然而,从3户试点到田园绿屋进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课题对绿化、果蔬的组合种植进行了尝试,但蔬菜与乔灌木之间的相生相克,不同蔬菜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还需研究人员继续跟进,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参考。
更重要的是,都市田园绿屋理念还需广泛宣传,提高全民参与积极性,在更大范围推广都市田园绿屋,加快实现全市“十二五”新建屋顶绿化100万平方米的规划目标。有专家指出,目前有关部门对公共建筑屋顶绿化建设已有奖励政策,但无私人屋顶绿化的政策扶持。建议采用竞赛评比方式,奖励空中添绿的市民,鼓励更多的家庭建设“生态绿色角”。
露台、阳台虽小,“绿”起来涉及的内容不少,比如屋顶防水处理、花园阳台设计施工、水处理、花卉蔬菜种子、后续养护管理等等。目前上海已有提供设计、施工的一站式快速服务,能提供模块式服务,同时,拼装式的阳台、露台花园造价也较亲民,每平方米千余元的价格在市民的承受范围之内,但企业的承接能力有限,每年仅能满足千余家庭阳台、露台绿化需求。同时,针对家庭的立体绿化技术规范尚未建立,家庭阳台、露台建成后的养护咨询等服务尚未跟上。课题组建议成立专业公司,培养和训练专门人员,既可为绿起来的家庭提供养护服务,也可吸收人员,创造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