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树过程中有两点要注意:研究指出,挖土球移树的时候,可能会有95%的根(固定根+吸收根)是带不走的,所以土球要越大越好;还有一点就是树木从A点移到B点,要重新适应B点的光、温、湿、水、肥、殖料、病虫害和风力八大生存要素。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决定此树一定要移,就必须知道移树的科学做法,而不是为了方便或省钱,将移树变成毀树。
在了解移树步骤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树木根系的构造,因为移树涉及断根搬根。移过的树木没有足够的、健康的根系,是不会恢复健康生长的。根系同样会发病,而根系病几乎是没药可医的。
在很多人的感觉里,树根是会不停地往土壤深处生长,以吸收养分并在风中固定,这也是为何设计师把大型树栽种在细小树洞里面的主因。
借问一下,根系是否也要呼吸?科学答案是:要的,因为树木不像动物那样有血管,吸取氧气时只有靠泥缝之间的渗透作用来进行空气交换。
那又再问,1米以下的泥土还有氧气吗?科学答案是:几乎没有,因为泥土的重量都把空气和水分挤走了。
那既然没有氧气和水分,树根又怎能在泥土深处健康生长呢?科学答案是:大部分的树根都长在不到1米的泥土里面,而从地面到0.6米深的土层,是带最多根系的。如果移树的时候土球超过1米深,有可能只是搬土而不是搬根。 明白了根系会长多深,也要了解它横向能长多长。
树根,乃是机会主义者,哪里有合适的温度、水、肥和pH值,它就会向哪里生长。树根的伸延,也可以不分叉地直插几十米,直到找到合适的环境以后再作分叉,从生长在堵住的下水管里的根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一棵长在大自然没受根部限制的大树,它的根系可伸延出树冠半径的两到三倍,这就是为何移树土球越大越好的原因。
树根的分叉,主要分成三次,从发根区那里先做原生长,然后做第一次分叉,再做第二次分叉,最后看品种和环境,再变成根毛。根毛是负责吸收水与肥的。
根系构造也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固定根,它主要是从原生长和第二次分叉产生的,功能是把树木固定,几乎没有根毛存在,吸收能力很差,移苗的时候也很难移走。第二类是吸收根,它周身布满根毛,主要功能是吸收水肥,没了它树体必须重新把它制造出来维持生命,不然大树是活不长的。
园艺里常谈的主根,在树木世界里普遍不存在,因为从种子往下长的“主根”,很快就会死掉,而被分根代替了。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自然生长环境里,很多时候树木的地上部重量(树干+树冠),跟地下部的重量(根系)差不多相等,这就是园艺学里面常提的根冠比。所以,移树的时候不光是看移地上部,一定也要照顾地下部。否则,没根作吸收和风中固定的大树是断水肥且站不稳的。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能移的树根不多,不如将树冠树干也砍掉一大半,去平衡所谓的根冠比,不就行了吗?反正园艺里的小盆花也是这样移到土里面去的。
对1年至3年生的小苗而言,把它的根直接砍到地面,一般也会重新再长,因为小苗是充满生命力的。但将如此做法应用到10年以上的大树老树,这几乎是制造“树木谋杀案”。因为叶片砍光,光合作用没了;树枝树干砍掉,用来重生的储藏养分没了;顶芽砍掉,制造生长素的地方没了,这树还能活吗?
有些树木必须要移。举例说,苗场里面生产出来的树苗,最后要种到工地上去,所以必须要移。城市为了社会发展需要,土地上某些被选定的树木也必须要移,以配合其发展。对公共安全构成危险的树木也要移走。妨碍城市设施(电缆、下水道、车道等)正常操作的树木,也可能要移。
所以,要决定哪棵树该移,哪棵树不可移(包括移了不活或生病)是最困难和最备受争议的行政决定。在西方国家,一般都会采用公众树木评议会的形式来邀请市民参与,担当领导角色的往往是树艺师。
对树木来言,移植小苗和大树、老树,其理论和施工方法都差不多,只是小苗的生命力比较顽强而已。其重点是:一,尽量不修剪活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让树木在移植后能够继续正常生长;二,尽量加大土球,保留其重要根系,令树木在移植后,能够快速恢复根系生长,去实现吸水吸肥和风中固定等重要功能。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明白到,为何西方国家一般都不移大树老树:因为费用太高,运输太难,移植后还可能不活或不停生病。所以移植老树大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