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疯狂的塘口”系列报道推出以来,黄荆山开山塘口的一道道伤疤令许多市民痛心疾首。“就让伤痕累累的山体这样裸露下去吗?”不少市民发出疑问。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艰难治理,过去开山采石留下的开山塘口,正在慢慢恢复,部分开山塘口已经爬满了嫩绿色。
2009年10月,一项开山塘口“生态修复战”在黄荆山北麓打响,15个开山塘口被列为第一批恢复对象。经过4年努力,绿色逐渐代替了生硬突兀的石头,其中,市水利局和市环保局负责的开山塘口效果最为明显。
石头缝中迸发生机
昨日下午,记者随市环保局环工所工作人员探访了该局治理的7号塘口。
乘车从团城山驶向黄荆山,在上李家坊高架桥时,黄荆山北麓的塘口一个个映入眼帘。记者看到,本来完整的山脉,却凹凸不平,一道道伤痕让人感到心痛。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北麓塘口已经在治理之中,各个塘口上都有明显的绿色植物,尽管在受伤变形的山体上长出的植物看起来还不甚协调,但在耀眼的阳光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还是能够给人强烈的信心。
很快,记者来到了面积达到
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南麓塘口那般光秃秃的山体,而是一片被植物布满的绿色,塘口里的主体部分还架着脚手架,脚手架下是一排排整齐的植物,有的已经长了好几米高,有的还是幼苗,在石头缝中顽强地生长。有意思的是,在主体部分旁,有一个宽十来米、高近百米的范围内全是苍翠欲滴的植物。“这一片是当初治理时的试验区,现如今已经基本恢复原貌。”市环保局环境工程室主任张加益介绍。
记者注意到,脚手架下有一列列长长的水管,通过高压喷枪,喷出雾水,浇灌植物。在太阳光下,各式植物显得苍翠欲滴。山下则种了一排意杨树和刺槐,张加益说,意杨树的成本比较低,等将来长大了,就能绿树成阴,再过5年,便可形成小树林,对于生态平衡将起到积极作用。
“伤疤”恢复困难重重
“在计划经济年代,无序的开采让黄石遍体鳞伤。”张加益说。
7号塘口曾经是建化总厂二分厂的生产点,多年的开采让山体破败不堪,那时沿山的路全是坑洼不平的碎石子。每到雨季,雨水冲刷下来的山石让周边的居民苦不堪言,红色的泥水仿佛是山脉哭泣的“血泪”。
张加益说,当初该局接到任务后,多次到现场查看,但每次见到光秃秃的岩石时,心里都在打鼓。由于塘口的坡度达到80度,是15个开山塘口中最陡峭的,该处塘口的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局党委连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理方案。“刚开始,我们准备一步到位,直接在山体上种树苗。”张加益介绍。后来环保局经过招投标与深圳铁汉生态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签下合同,该公司专业人员在对山体进行勘测后认为,短时间内恢复山体原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建议分两步走。
“祖宗留下来的山,已经被破坏得极其严重,如果我们在治理的时候急功近利,导致山体遭受二次破坏,使其无法恢复原貌,那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藤蔓苗木交相种植
市环保局经过慎重考虑后,改为两步走的方案,采取上爬下挂、飘板燕巢和平台植树等策略,即先种上藤蔓植物,让这些植物依附在山体上,使山体变得稳固,然后打穿岩石,用混凝土灌注,再填上泥土,最后才开始种植各种苗木,循序渐进地治理塘口。
然而,在岩石上植草种树的难度不亚于荒漠,造价比开采效益多出十倍。
张加益回忆塘口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期间的日子,依然感到很“痛苦”。“那时候,工人们从100多米的山顶用绳子牵引着,在打满补丁的峭壁上艰难作业,喷播客土,安装微灌系统,栽苗种草,实施后期养护管理。”张加益说,“不仅辛苦,还充满危险。”
不过,经过近4年的艰辛努力后,如今的塘口上已经长满了小叶女贞、大叶女贞、扶芳藤、黄素馨和爬山虎等。山脚下种了一排柏树、意杨、刺槐。
绿色,已经爬满了山体表面;生命,不畏惧烈日严寒,正在硬邦邦的石头上顽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