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四川省花卉协会-E花木四川省花花协会 » 花木资讯 » 工程资料 » 高架桥下绿化“变脸”法

高架桥下绿化“变脸”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8  浏览次数:199
改良土壤甄选植物
  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架桥下绿化成为各城市扩大绿化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高架下光照不足、汽车尾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质地差,使得高架下植物普遍生长不良,甚至大批死亡。为彻底改变高架桥下的绿化面貌,上海市集中开展了高架桥下绿化改造,如今中心城区的高架桥下绿化已经焕然一新。
  土壤改良先行
  在上海做过绿化工程的企业都知道,上海绿化对土壤要求很高,制定了专门的标准——《上海市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要求绿化种植前必须先检测土壤,绿化种植土的pH值要低于7.8。对于高架桥下绿化工程,上海市还特别制定了《高架桥阴绿化土壤改良技术要求》,明确要求高架桥下绿化必须土壤改良先行。谈及其中的原因,上海园林科研所土壤营养研究部主任毕华松告诉记者,高架桥下绿化土壤普遍存在土壤pH偏高、盐渍化程度严重、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板结、建筑渣土多以及高低起伏不平等问题,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从根上解决植物生长不良的问题,才可能实现桥阴绿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至于改良技术,上海市主要采取了更换客土和原土改良两类措施。更换客土主要针对盐分含量特别高(大于1‰)的区域,所更换的客土也必须执行上海市《高架桥阴绿化土壤改良技术要求》中进土质量控制标准。原土改良主要针对土壤中建筑垃圾较少,土壤一般为碱性,有机质含量低的区域,一方面要清除土壤中石块、水泥等建筑垃圾,清理深度至少50厘米,另一方面要增施有机肥料、土壤微生物改良剂及保水剂等,以增加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土体科学设计
  桥阴下绿地土体设计很关键,土体太高,在浇灌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环境美观,土体太低,浇灌或下雨容易造成土壤积水。那么土体与侧石间设计怎样的高差更科学呢?毕华松说,土体高度应以低于侧石高度5厘米为宜,地势呈中间略高两侧略低,高差在5厘米左右,土体要平整,避免高低坑洼。此外,土层下的封闭路基必须打孔,种植层两侧与侧石之间还要设置排水明沟,以保持通气排水。
  对于土体较高、表层土壤情况较好而下层含有大量建筑垃圾的土壤,应保护好表土,然后更换下层土壤。具体做法可以将表层土壤先堆在一边,将中底层不好的土壤或填埋的建筑垃圾挖走后,再将原来的土壤覆在上面,最后在表层添加一层优质土壤后再种植植物。
  选择适生植物
  高架桥绿化对植物的要求很高,只有那些抗性好、生命力强、耐干旱、耐阴、耐贫瘠、抗污染性的植物才能适应。根据对华东地区高架桥阴植物生长调查,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五叶地锦、常春藤、海桐、瓜子黄杨、沿阶草、十大功劳、杜鹃、大吴风草等植物比较适合桥阴绿化。以八角金盘为例,其平均高度约95厘米,适合于重污染区,可大面积吸收灰尘,且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很强。据测试,一株八角金盘约有叶子98片,可吸附灰尘5.8平方米。再如五叶地锦,从阳性到阴性多种光照条件下均可生长,如养护管理较好,年最大生长量可以达到6至7米,在桥柱立体绿化方面效果极好。
  桥阴绿化植物选择除了考虑植物本身能否长好外,还应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避免种植遮挡视线的高篱和大乔木,应以低矮常绿花灌木为主,适当种植宿根地被及藤本植物。由于高架下植物无法受到雨水冲淋,污泥粉尘很容易黏附在叶片上,又黑又厚,既污染了外观,也不利植物自身生长。在管理养护方面应特别强调对其进行定期清理,最好能配备喷灌设施,将叶片上的污泥冲落,使其重新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
分享与收藏:  花木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