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代初以来,差不多与浦东开发同步,上海景观文化的建设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国内外传来一片赞叹声。然而,随着2010年世博会脚步声的逼近,上海景观文化的建设如何更上一层楼,继续引领时尚的潮流呢?这也正是每一个市民热切关注的话题。
虽然景观文化属于城市文化的器物层面,但因其可视性的特征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人们对任何城市的“第一印象”几乎就是对其景观文化的印象。今后上海的景观文化将以何种方式向前发展呢?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把蛋糕做大”。所谓“把蛋糕做大”就是从“小上海的”景观文化走向“大上海的”景观文化。这里说的“小上海的”,指的是黄浦江两岸,尤其是外滩一带;“大上海的”则包括上海市区和郊区的整个版图,特别是长兴岛、崇明岛、浦东和其他沿海地带、佘山等处。要用快速而安全的交通工具把江、海、岛、长桥、山联成一体,从而显示出上海景观文化的纵深度。否则,一个旅游者来上海,除了参观外滩和浦江夜游外,还能做什么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一个沿海沿江的城市,应该把“水”的文章做大。比如,迈阿密的长桥就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据说,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中的一些镜头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为视觉、想象和精神留下足够的空间”。上海,尤其是浦西给人的印象是过于拥挤。当你置身于高架上时,目光所及,全是建筑物。其实,城市需要空间,这样才能使居住者的视觉、想象力和精神找到栖息之所。我们知道,纽约市中心寸土寸金,却有一个面积很大、纵贯许多街区的“中央公园”(theCentralPark)。我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参观校区时,在海边山上,见到许多漂亮的别墅。听朋友介绍,这些别墅价值都在100万加元以上。温哥华市政府拆巨资买下了一些别墅,但不是为了赢利,而是拆掉别墅,放上几张铁椅子,留下一个空间供游客观赏海景。这种处理方式使我深受感动。事实上,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绝对不能被钢筋和水泥所充满,它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留下大量空间。在新一轮的城市景观的建设中,保留足够的空间已经上升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我的第三个建议是“与森林结伴”。必须申明,我这里说的“森林”不是指“水泥森林”,即高楼大厦(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高楼大厦仍然是必需的),而是指自然界中的真正的森林。每个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嘴上说的“植树”、“绿化”、“生态城市”云云,都只具有修辞学的、点缀性的意义。我的意思是要动真格:其一,应该种植并培育成片的、高大的树木,不要老是引入那些长不高的、单纯观赏性的树种。在某种意义上,是否种植适宜于在上海生长的参天大树,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个表征。在这方面崇明已经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其二,尽可能把小片的森林连接成大森林。我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生活过二年,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城市森林的魅力,至于加拿大和美国的森林那就更不用说了。总之,问题不单单是“绿化”,不单单是用自然界的碎片,即矮小的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冬青树和草坪来点缀上海,而是要造就上海森林和森林上海!
我的第四个建议是“让历史和民俗苏醒过来”。上海有着700多年的厚重的历史和淳朴的民俗。在新一轮景观文化的建设中如何把历史和民俗融合进去,不使之萎缩,不使之被遗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海的老城、石库门住宅、愚园、江南造船厂旧址、一大会址等历史景点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上海各地迥然各异的民俗也必须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既不能用现代化、标准化抹掉传统,也不能用欧洲风格、英美风尚取代本地的传统风尚和习俗。惟有真正的本地化才可能通向真正的世界化,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真理。
(作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