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箬竹,拼音:ruozhu。(学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厘米,几呈圆柱形,含5或6 朵小花;小穗柄长5.5-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1-2毫米,被白色绒毛;颖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一颖长5-7毫米,先端钝,有5脉;第二颖长7-10.5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4-2毫米的芒尖在内),具7脉;第三颖长10-19毫米(包括先端长为2.3-2.7毫米的芒尖在内),具9脉;第一外稃长11-13毫米(包括先端长为1.7-2.3毫米的芒尖在内),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毫米,其上具白色髯毛;第一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脊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植物栽培: 分株繁殖。春秋两季采用成丛挖取母竹进行分株,修剪下部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应用价值: 箬竹生长快,叶大、产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其秆可用作竹筷、毛笔秆、扫帚柄等;其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其笋可作蔬菜(笋干)或制罐头;其植株可作园林绿化。箬竹叶、笋及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箬竹除大量野生外,已进入人工丰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