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校园
这是一个湿地中的校园:20亩湿地生态园里2/3面积为野生环境,有60多种野生物种。在湿地边走着走着,会突然看到一只青蛙扑通跳下水,几只白鹭飞过,还有翠鸟、夜鹭、黑水鸡等各种动物……这里,就是苏州中学园区校。作为苏州中学的分部,昨天园区校迎来了10周年校庆。经过10年的发展,园区校多元的文化教育特色内涵丰富,而其中的“湿地校本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国内独一无二,个性鲜明。
十年前,园区校在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建设,所在地是一片具有史前文明的湿地,建设中,学校在校内刻意地保留了20亩的湿地生态风貌。此后,立足这片湿地,学校成立了集课题、校本教材、课程、综合活动等为一体,融合生物、地理、历史、文学、数学等多种学科的“湿地文化研究组”,持续研发和不断完善湿地校本课程,最终在省内甚至国内打响了湿地校本课程的品牌。
2008年12月,《湿地》(中、英文版)校本教材出版,这是国内唯一由中学教师编著的湿地教材,其中80%的图片是本校教师原创。《湿地》课程在起始年级进行8课时学习,教学由多学科教师协同完成。学生自主结成研究小组,从“湿地小气候调查研究”“、文明演变与湿地因素”等26个湿地研究课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充满探究感的立体课本中。
2010年12月,以湿地文化为主题的“西马博物馆”在苏州中学园区校落成。它集湿地生态馆、人文馆和考古馆于一体,是国内第一家由中学创办的特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授予第一批“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西马博物馆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录》,成为国家文物局注册博物馆。
“湿地校本课程是基于校园及周边湿地环境而创生,是融合自然与人文、学习与研究、学校与社会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它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倡导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苏州中学副校长、园区校负责人姜红说,湿地文化体现的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之根本。经过十年的发展,苏中园区校的学生,也正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追求,这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教育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