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系木通科、木通属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又名八月柞。以树为棚架,野生于山区丛林中。其根、藤、果皮及种子是常用理气中药,其果实柔软多汁,风味独特,果肉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并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抗癌、理气散寒、舒筋活络、安胎、除风湿及疏肝等多种药效和作用。因此,三叶木通既可作为新型水果,也可用作药材,同时由于其茎蔓柔软多姿,花紫红色,花期长达2个月之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也是良好的喀斯特山区绿化先锋树种。冬季部分绿叶不落,可用于攀援凉棚、墙壁、房屋等城市垂直绿化和庭院美化。近年来,由于人们掠夺性采挖、毁坏,致使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为扩大药源,综合发挥三叶木通的经济效益和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利用三叶木通,逐步由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我们做了大量的播种扦插育苗试验。现将2004年进行的扦插育苗试验的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种子、种条采自湖北省鄂西南三叶木通生长区巴东县大支平镇、野三关镇、水布垭镇。8月中旬至9月下旬,果实成熟发紫或灰紫色、即将炸开时采回,去掉果皮、果肉,取出种子,并用清水洗净。一部分用湿沙贮藏,以沙手握成团、手松轻弹即散为度,按沙种比3:1的比例混匀存放于通风室内越冬。另一部分不沙藏(自然风干)做为对照。冬季休眠期选8年生以上母树的直径0.5~0.8cm一年生健壮成熟、芽眼充实饱满的藤蔓作种条,取种条中部,剪成长15~20cm(3个芽)的种条段,上端于节上1cm处平剪,下端于节下1cm处斜剪成马耳形,每30根一捆,用湿沙埋藏越冬。
1.2试验方法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的沙壤土为圃地,整地、做床。(1)种子育苗。3月中旬,于播种前半月取出沙藏种子用水冲洗干净,放入布袋或瓦盆中,上盖湿纱布,置塑料大棚内,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或把种子埋入塑料大棚地沟内,盖土4~6cm厚,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待种子有30%左右裂嘴、露白时取出播种。风干种子直接播种。低床,苗床宽1m,开沟条播,行距20cm,沟宽5cm,沟深4cm,株距4~6cm。播后沟内浇水,覆土2~4cm,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上盖稻草或麦秸5~6cm遮荫,待出苗后撤去盖草。8月中旬,株高60cm左右摘心,促其加粗生长。(2)扦插育苗。4月上旬,将去冬沙藏种条和今春现采1年生种条开沟斜插入苗床内,地面只露上部一芽,覆土、踏实、浇透水,使种条与土壤密接。并进行了不同时间扦插(夏、秋、冬分别采用当年生藤蔓扦插)和不同生长素处理种条扦插(4月上旬现采1年生种条分别用ABT生根粉1号、奈乙酸和清水浸泡处理)试验,处理1:浓度为100mg/kg的ABT(2号)生根粉(中国林科院研制出品)溶液浸泡2h;处理2:浓度为100mg/kg的萘乙酸(NAA,上海第四制约厂出品)溶液浸泡2h;处理3:清水(对照)浸泡2h。每个处理设四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扦插株行距为10×15cm,斜插,试验面积为0.18hm2。每个处理固定120株。(即每重复30株),于每月定时观察苗高。4月5日,4月20日,5月5日,6月5日,10月5日,11月20日,分别从每个处理中随机抽取10株观察插穗生根和根系分布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贮藏方法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经播种育苗试验(表1),沙藏种子出苗率84.6%,比风干种子出苗率24%提高25.3%。三叶木通种子休眠期用湿沙贮藏,可保持种子湿度,软化种皮,增加种仁的活性,促进淀粉、蛋白质转化,及早打破休眠,能提高种子发芽率。而自然风干种子易失水,酶的活性差,难以解除休眠,种皮发硬,部分种仁变质,丧失发芽率。
表1 不同贮藏方法的种子播种出苗率
2.2采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冬季采条后沙藏、春季随采随插对比育苗试验表明(表2),冬季采条成活率69%,比春采条成活率37%提高86%。冬季湿沙贮藏,增加了种条的温度和水分,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催芽作用。扦插时大部分芽即将萌动,有利于种条生根发芽。
表2 不同季节采条扦插成活率
2.3扦插时间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2004年春季用沙藏条扦插育苗,夏、秋、冬季用当年生藤蔓随采随插育苗。试验结果,硬枝扦插,除12月份扦插不能抽芽生根外,其它季节扦插都能抽芽,但夏、秋两季不能生根成苗,春季扦插既能抽芽,又能生根,成活率高达715%。后秋10月初扦插成活后要覆土越冬,翌春扒开覆土,种条发芽生根,成苗率达51%。此法充分利用了后秋短期高温,易保持种条生命力的特点,可补充当年扦插育苗之不足,为翌年培育壮苗打下基础。
2.4生长素对扦插成活率及根系的影响
2003年4月上旬,将当年现采的1年生种条基部分别用ABT生根粉1号、赤霉素、奈乙酸和清水(对照)浸泡后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表3),6月底检查扦插成活率,以100×10-6ABT生根粉1号浸泡24h成活率最高,达72%,比清水处理成活率35%提高108%。11月初检查苗木根系,ABT生根粉处理每株有5cm长以上的根14条,是清水处理6条根的23倍,且根系完整,植株生长健壮。
表3 不同生长素处理的种条扦插成活率
2.5根系生长及分布
2.5.1生根时间、数量及形式处理1于4月20日普遍生根,生根数量平均每插穗7条;处理2、处理3插穗于5月5日左右普遍生根,生根数量平均每插穗3条。从生根形式上看,处理1多为皮层环状爆发式生根;处理2为单侧或半环状生根;处理3为星点状单侧式生根,室内水培结果也充分显示了各处理的这些生根特点。
2.5.2根系分布11月20日调查,此时三个处理的根系垂直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0~40cm深的土层内。从水平分布看,处理1的主要根系集中在30~40cm直径范围内,为辐射状分布;处理2、处理3的主要根系主要在30~40cm直径范围内以单侧向外分布为主。
2.6茎蔓高生长苗木茎蔓高生长测定
结果见表(4),一年生苗高生长最大的是处理1,平均为81.8cm,比处理3(对照)的高生长大65.42%;处理2为58.1cm,比处理3的高生长大17.45%。方差分析结果说明:试验重复间无差异,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进一步采用多重比较q检验法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而处理2与处理3之间无差异。从生长期各月苗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而言,三种处理在生长初期的4~6月高生长基本一致。当7月份雨量增多和气温升高以后,高生长差距逐渐拉大,生长速度在8月份达到最高峰。之后,随着降雨和气温逐渐下降,到9月份处理2、处理3的高生长明显减慢,直至10月份基本停止生长;处理1在9月份仍然处于速生阶段,10月份生长才减慢,直至11月才完全停止生长。这说明ABT生根粉不仅能促进插穗生根,而且由于根系发达高生长量也就增加了,且整个生长期比对照延长近一个月。萘乙酸(NAA)对苗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生长期与对照一致。
表4 不同处理的茎蔓高生长量的比较
2.7萌发枝条数的统计
萌发枝条数一年生三叶木通苗,发枝数的多少,将来形成树冠体积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株产及单位面积的产量。三叶木通苗宜轻度修剪,以利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及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并提高三叶木通的光合效率,从而提高座果率。另外,插入竹条、木棍供新萌发茎蔓绑附、攀援,有利于引导茎蔓向上延伸,避免茎蔓倒伏或相互缠绕。1年生三叶木通苗发枝数观察结果见表(5),处理1和处理2的发枝数分别比处理3大66.67%、16.67%;经F检验和q检验法检验,结果表明:处理1与处理3之间差异极显著,而处理2与处理3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ABT生根粉对三叶木通发枝有极显著作用。
表5 不同处理的茎蔓萌发枝条数统计表处理萌发枝条数
通过对三叶木通进行不同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应在果实成熟、尚未炸开时采摘,取出种子后湿沙贮藏越冬。翌春播种前15d(约3月中旬)在塑料大棚内高温高湿催芽,4月初播种,出苗率可达846%,且长势良好。扦插育苗应在冬季休眠期采1年生充分木质化的健壮藤蔓作种条,条长15~20cm,留3个芽,沙藏越冬,翌春4月初扦插,成活率达69%。如冬贮种条不足,可在春季随采种条随用浓度为100mg/kg的ABT生根粉(2号)溶液浸泡2h扦插育苗,其插穗生根为环状爆发式生根,根量比对照多一倍。萘乙酸(NAA)和清水(对照)处理插穗均为单侧式星点壮生根,二者生根时间和数量基本一致。从苗高生长量看,ABT生根粉处理比对照大65%;经F和q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年生长期比对照延长近1个月;用浓度为100mg/kg的萘乙酸溶液处理的高生长量比对照大16%;经差异性检验均无明显差异,全年生长期基本一致。另外,不同的扦插时期对插穗成活率亦有影响,硬枝扦插,春、夏、秋三季成活率都较高,而带叶的嫩枝扦插其成活率以秋季最高。所以,对三叶木通扦插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可促进苗木生根和高生长,同时对发枝数亦有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培育优质苗木的目的。